【明報專訊】在這個時刻,我想分享一些個人的看法,就是最近關於政府裏面課程發展議會,推出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諮詢文件。
有一些批評的人士,其實來來回回都是關注兩個問題:第一,這是不是一個政治洗腦?第二就是為什麼不討論六四、不討論艾未未?是不是中國政府有什麼要躲,有說不出、不讓人見得光的事情?我覺得這兩個想法是完全不對的。
我們每一個個體,都一定要隸屬於某一個團體。除了是個人的身分之外,我們還是我們家庭的成員、是學校的成員、是香港社會的成員、是國家的成員,還有世界的公民。在這種種的身分當中不應該有衝突的,而且在全個世界,世界是以國家來安排,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我覺得如果擔心洗腦,其實就是對香港、對自己沒有信心,香港是一個資訊非常發達的地方,我們打開報章、中外的新聞我們都能夠看到。《論語》也有教我們,做學問不外是五個重要的工夫﹕第一就是博學,就是說你要懂得多的知識;第二個就是審問,你要用疑問的態度,看你所有獲得的資訊,從而再增潤你有的知識,用各方面來看、來思考你獲得的知識;第三個方面,就是慎思,就是要小心思考;第四個要明辨,就是要明辨是非;最後的一個就是篤行,就是你認為對的東西你就要堅持。
我覺得,如果我們發揮這5個精神,我覺得什麼洗腦也不擔心的,因為我們自己有一個正確的態度,一個多軌道的思考,來對待我們接觸到的新聞、接觸到的資料。而且我覺得,在一個歷史的長河裏面,少不免會有一些挫折有一些沙沙石石的。
我還記得我小的時候,忘記了做功課,老師問我的時候,我沒說自己沒做,我說沒有帶,我不知道這個小小的謊話你有沒有撒過。我想我們做過的某一些事情,我們的父母不一定是同意的;我們的父母做了某一些事情,我們都不會同意。但是這不會否定我們是這個家庭的一個成員。所以我覺得,在一個歷史的長河裏面,其實有一點沙沙石石是理解的。
如果要為我們家庭、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國家創造更美好的前途,我們就由今天做起。喊喊口號,鬧鬧事情,是改變不了世界的。如果我們只是喊口號,做些激動的事情,然後回家還是蒙着頭大睡,是改變不了事情,要改善一定要從知識基礎開始。
註:錄音全長13分44秒,以上為部分講辭節錄
資料來源:youtube網頁(http://www.youtub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