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法財長爭掌IMF 中印拒表態支持長青網文章

2011年06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6月09日 05:59
2011年06月09日 05:59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兩名候選人拉票齊齊碰壁,獲歐洲力撐的法國財長拉加德,昨在北京與多名中國外交與財金要員見面,未獲中方表態支持;她周二到印度拉票時,印度政府更稱「不保證」一定支持她。在選戰中處下風的墨西哥央行行長卡斯滕斯,則因出身自推崇自由放任的芝加哥經濟學派而受質疑。

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昨與掌管經濟事務的中國副總理王岐山、外長楊潔篪、央行行長周小川等見面。楊潔篪說,拉加德向中方解釋了競逐IMF總裁職位的目的,中方重視今次選舉,認為選戰是「開放」的。自IMF前總裁卡恩因性侵犯官司下台以來,中方一直強調新總裁必須以公開、透明與擇優原則選出,且需更好地反映新興市場代表性及國際金融結構轉變。

印圖另提名難成事

中國是拉加德馬拉松拉票行動其中一站,她之前已到訪了金磚五國中的巴西與印度。她雖承諾在當選後推動IMF改革,擴大發展國發言權,但印度財長慕克吉(Pranab Mukherjee)周二與她會晤後,拒絕承諾支持她。路透社指出,這顯示印度仍希望可提名其他人參選。印度官員近日一直試圖與「金磚五國」其他成員,即中俄巴西和南非協調,共推一名候選人,但因提名期明天結束,相信成事機會甚微。

拉加德現時當選呼聲遠高於競爭對手卡斯滕斯(Agustin Carstens),後者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時訪問時承認處於下風,但他宣稱,支持他比支持拉加德更符合新興市場的最大利益。他警告,若新興市場向歐洲勢力低頭,就無法改變IMF由歐洲人掌管的面貌。

芝加哥學派對手遭質疑

卡斯滕斯曾任IMF副總裁,他指摘歐洲沒遵照公平、公開、擇優的原則推舉新總裁人選,「甚至在我們還沒有入圍候選人名單時,他們就已拿定主意」。他還批評歐洲迄今未能向金融市場證明它有能力解決債務危機。但有歐洲輿論質疑,卡斯滕斯出身於信奉市場機制、反對干預聞名的芝加哥學派,這一資歷不利於掌管當前在歐債危機中擔任救火隊角色的IMF。卡斯滕斯則反駁稱,他是務實者而非意識形態狂熱者,「在芝加哥,我接受的不是宗教教育,而是學到一系列分析工具」。

金融時報/法新社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