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油組秘書長巴德里(Abdalla El-Badri)昨否認今次無法達成共識會危及石油市場,沙特亦稱會自行增產,但親西方的沙特罕有失去話事權,對美國等西方國家已拉響警號。美國民主黨眾議員馬基(Edward Markey)聲稱,今次是伊朗及委內瑞拉,向依賴油組的西方展示顏色,呼籲美國應檢討依賴油組。
美議員批伊朗委內瑞拉
全球能源研究中心首席經濟師德羅拉斯(Leonidas Drollas)稱,油組中備用產能較強的「強油國」,跟備用產能較有限的「弱油國」之間的分歧白熱化,已把油組弄至「結構性失常」。備用產能是指石油出口國短期內能增產的能力,沙特的備用產能是油組中最強大的,反觀伊朗可增產有限。
雖然油組的總產量配額自2009年來一直在2484萬桶,但油組實際產量一直高於配額,皆因很多成員國常不嚴守配額規定。由於油組的額外產能大部分在沙特手中,即使今次油組不能達成增產協議,理論上,只要沙特首肯增產,實際影響似乎不大。
沙特再增產 能力成疑
不過西方其實也開始擔心,作為「石油央行」的沙特未來能否繼續及時增產。高盛等投資大行一直指沙特近月早已悄悄增產,備用產能已大減,能否在石油供應緊張時短期增產成疑。油組一名代表周三便稱,沙特5月每日產油已達916萬桶,高於其配額100萬桶。利比亞戰事展開以來,沙特雖一直似乎能填補利比亞中斷的石油供應,但未來數月將成為沙特考驗。油組備用產能是左右油價的一大因素,油組的備用產能今年初為500萬至600萬桶,分析估計,若利比亞石油供應未能恢復,備用產能年底將跌至300萬桶,2012年再跌至200萬桶。2008年備用產能跌至200萬桶水平時,油價升上150美元。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