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長江中下游流域遇上罕見的「旱澇急轉」災情,原本大旱的湖北、湖南、江西等地遭受暴雨襲擊,造成多處山泥傾瀉及道路、通訊中斷,至少已造成61人死亡,數十萬人受災,解放軍、武警出動救災。但中央氣象台預計,暴雨天氣還將持續。
岳陽山泥傾瀉掩埋村莊
據新華社報道,從周四(9日)晚起,岳陽市屬下的臨湘市、岳陽縣等地因暴雨發生山泥傾瀉,有村莊遭掩埋,共造成15人死亡、25人失蹤。岳陽市6小時降雨量大於100毫米的氣象站點達42個,大於200毫米的站點14個。因短時間降雨強度特大,局部地區發生山泥傾瀉,昨日凌晨,臨湘市詹橋鎮觀山村山泥冲垮民房,造成5人死亡、19人失蹤。岳陽縣毛田鄉、雲山鎮、相思鄉因山洪地質災害死亡5人、6人失蹤。平江縣因山洪泥石流死亡5人。
中新社報道,從前晚8時至昨晨5時,湖北咸寧市降下暴雨,其中通城縣神農坪錄得歷史上最大的降雨量,4小時累計錄得超過300毫米雨量,暴雨引發的山洪已造成23人死亡,100多人受傷。通城縣一片汪洋,最深處積水2米以上。流經通城的雋水河水位已貼近大橋橋底,治全水庫的水位漫過堤壩。
生態破壞 難復生機
江西中北部地區亦錄得今年最大雨量,九江、景德鎮等地共有700多間房屋倒塌,1.36萬人需要轉移,共計98萬人受災。在北部山區修水縣,至昨晚仍有1200人被困,武警緊急出動進行救援。
此次大雨令早前的旱情有所緩解,洪湖、洞庭湖水位上升,但由於生態環境已經受到破壞,水中的動植物大量死亡,要恢復昔日生機並非易事。湖北省氣象局氣象服務中心高級工程師陳正洪認為,「旱澇急轉」是因為全球氣候變暖而引發。
今明兩天還有大暴雨
專家認為,這種情况警示長江流域極需統一調控管理水資源、保護環境,老化的水利設施也需升級。湖北陽新縣水利局副局長劉道榮說,全縣七成以上的小型水利設施年久失修,「大旱來了,發揮不了蓄水灌溉效益;強降水來了,淤塞的小塘堰不能滿負荷蓄水,『帶病運行』的小水庫更不敢多蓄水。」
據中央氣象台預報,今明兩天長江中下游、貴州、廣西等地還會有一次大暴雨,對防洪不利。此外,在河北、雲南、福建、廣東亦會有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