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面對樓價超越1997年高峰,政府決定雙管齊下,未來一季增加住宅供應量一倍,以及進一步收緊按揭成數。其中最新一招,是針對內地買家,下令銀行對主要收入並非源自香港的人士,再降低最高按揭成數至少一成。不過銀行界人士「潑冷水」,指內地買家資金實力雄厚,按揭成數少有「借到盡」,預料措施對內地買家影響不大。
3高官同日輪流宣布措施
港府昨日一日之內,由3名重量級官員在早、午、晚先後露面,宣布土地樓巿等政策。早上,先是財政司長曾俊華再一次提醒港人買樓風險極高;中午,發展局長林鄭月娥宣布下季賣地安排,推出共6000個單位的8幅地皮計劃;股巿收巿之後,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又宣布收緊按揭成數和針對內地買家的措施。
曾俊華在股巿開巿前開腔,前日賣地的成交價在預期之內,政府高度注視樓市和泡沫的風險,重申目前情况並不尋常,「未來樓巿走勢難測,風險愈來愈大」。
下午4時半,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見記者,表示已向銀行下令,如果按揭貸款申請人的主要收入並非來自香港,不論物業的種類和價值,最高按揭成數須按照適用的標準下調最少一成。按揭證券公司同時宣布,拒絕接受主要收入非來自香港的人士申請按揭保險。
副總裁阮國恒解釋,近期向銀行的現場審查中,注意到銀行在評審收入非來自本地的人士的申請時,難以確定申請人收入及負債水平,一旦出現逾期還款,銀行亦較難追收。他續稱,發出新指引後,當局亦可一併收集非本地收入人士買樓的數據。
無收入證明 最高借四成
此外,如果銀行以按揭貸款申請人的資產淨值,作為批核按揭的依據,金管局要求銀行把最高按揭成數,一律由五成下調至四成,限制無收入證明的買家炒樓,所有措施昨日即時生效,在昨日(10日)或以前已簽訂臨時買賣合約的借款申請不受影響。
阮國恒指出,目前以按揭貸款金額申請中,約有一成是以資產淨值申請,較兩年前約5%的比例明顯上升,他又指出,這類型的申請以大額按揭貸款為主。他不承認措施是針對內地買家,但坦言他們是其中一群受影響的人士。
當局四度出手 業界潑冷水
今次已是金管局自2009年底以來第4次出招(見圖),總裁陳德霖表示,去年11月當局出招後,本港樓市的發展頗為反覆,「雖然今年3、4月樓市變得稍為淡靜,但近期在政府賣地高價成交後,樓市又呈現升溫的迹象」。他指出,目前樓價已超越97年水平,利率也有向上風險,住宅按揭貸款佔本地使用貸款金額達到32%,是最大的單一貸款組合。
金管局出招欲嚇退內地買家,業界卻認為未必收效。經絡按揭的資料顯示,5月份最新轉介的按揭客戶當中,近半數內地買家借取五至七成按揭,有四成內地買家僅借三至五成。中原按揭經紀董事總經理王美鳳指出,內地買家只因本港息口低而申請按揭,最終或只需三至四成,甚至毋須貸款仍可完成交易。永隆按揭及私人貸款中心主管蔡爾全同意,今次調整最高按揭成數,對購買力強的內地買家影響不大。
另外,發展商可以提供二按幫業主「上會」,市場預期措施對新盤影響不大。反而二手樓的影響會較大,短期內樓價或跌約2%,成交減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