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本報邀請測量師及工程師,審視永發工業大廈塌簷篷現場相片,發現上述工廈地舖範圍有六大安全隱患,包括簷篷鋼筋嚴重生鏽、簷篷疑亂加防水物料致增負荷、地舖車房僭建大型閣樓等。部分簷篷已倒塌,但若其他安全問題不解決,恐仍會繼續威脅租戶及途人安全。
藏6安全隱患 仍存在風險
測量師學會建築測量組主席何鉅業及結構工程師蘇耀坤均指出,從相片所見,在永發工廈外牆原負責支撐簷篷的鋼筋生鏽,影響其強度,不排除是雨水或污水長年累月滲入石屎縫隙所致。蘇耀坤估計,簷篷滲水多年,鋼筋嚴重鏽蝕,令前日部分簷篷塌下後引發骨牌效應,拖動整幅40米長(估計重逾45噸)簷篷塌下。何鉅業則指出,部分塌下石屎簷篷表面呈深色,疑是有人為處理滲水,近年粗疏地加鋪了一層防水物料,可能加重懸臂式簷篷的負荷,成為塌簷篷原因之一。
滲水鏽蝕鋼筋 防水物料增負荷
滲水來源暫未明,但從相片見到,簷篷附近牆身有大型污水喉滲出污水。蘇耀坤又指出,簷篷頂有一條橫置逾20米的長水管,設計不理想,易因日久失修滲水,向下滴影響簷篷,他認為若把長水管置於簷篷底會較好。
工廈地舖有兩個最近兩年才新增的僭建物,其中一地舖車房涉僭建了一個大型閣樓作辦公室,另有一幅外牆被強行拆掉以增設兩個小地舖圖利。按屋宇署紀錄,兩工程均不曾申請入則。蘇、何均指出,若車房大型閣樓興建不當,可能增加樓宇負荷,影響安全。永發工廈6個地面單位,過去數年均不曾被屋宇署釘契或發清拆令,屋宇署回應時表示,過去幾年都沒有收過涉及上址地舖的投訴。
明報記者 陳志偉 梁琬珊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