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翔宇疏浚(0871)從事內地疏浚業務,行業正處於高速增長周期,加上招股價估值合宜,可以留意。不過,近日民企股現信心危機,以及公司經營歷史尚短,故只宜小注參與。
集資所得 九成購設備
翔宇為中國最大私營疏浚公司,主要從事基建疏浚、填海疏浚、維護疏浚及環保疏浚業務。過去兩年收益分別增長1.6倍及8%,純利增長95%及7%,至8884萬及9503萬元(人民幣•下同)。公司預測今年上半年純利不少於9400萬元,且與上市前投資者「對賭」全年純利不少於3億元,按招股價介乎3.19港元至4.07港元,預測市盈率7至9倍。
據Frost & Sullivan報告,過去4年中國疏浚市場的總疏浚量複合年增長率為31%,並預期未來5年以複合年增長率27%的速度增長。去年底中國承包商面臨工程能力接近飽和狀况,導致疏浚能力出現短缺,由於疏浚市場一直由國企主導,市場需求持續上升,利好私營疏浚發展。翔宇集資所得近九成用於購買及改善挖泥船及疏浚設備,可望享受到行業快速發展,為收入提供增長動力。
公司兩大客戶為中國交通建設(1800)附屬中交天航和長江武漢航道;參考中交建疏浚業務,過去年3年毛利率分別為15.0%、14.9%及14.3%,相比下,翔宇盈利能力相當驚人,過去3年毛利率分別為達到46.0%、35.7%及45.4%。據公司解釋,由於擁有船齡較低且具多功能的挖泥船船隊,加上靈活的運作模式,以及注重預防性保養,有助提高挖泥船工作效率和爭取較佳溢利率。然而,去年公司燃料佔原材料成本達66%,燃料價格上升對毛利率造成負面的影響。
客戶過度集中 關係年資淺
值得留意,翔宇07年才開始在中國經營疏浚服務,經營時間尚短,機構投資者可能需要更多時間觀察企業發展。翔宇上市前與建銀國際及工銀國際分別簽訂協議,承諾若今年盈利少於3億元,則需要按投資比例向其作出賠償,事件雖然顯示公司對盈利表現充滿信心,但亦突顯出投資者的信心不足。此外,公司5大客戶佔公司總收益超過九成以上,業務關係平均僅兩年以上,潛在客戶過度集中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