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以色列央行行長、IMF前第一副總裁費希爾(Stanley Fischer)周六宣布角逐IMF總裁一職, 挑戰法國財長拉加德。他堪稱是美國聯儲局主席伯南克的「師父」,但現年67歲的他,先要取得IMF同意撤銷總裁候選人的年齡限制(IMF章程規定總裁候選人不得超過65歲)。他的以色列央行行長的身分,以及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嚴苛的取態,亦可能妨礙他爭取阿拉伯國家及其他新興國家支持。
費希爾曾任IMF第二把交椅達7年,他稱這經驗將令他得以「為危機過後的全球經濟作貢獻」。由於總裁提名周五午夜已截止,費希爾的宣布令人意外。法國財長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及墨西哥中央銀行行長卡斯滕斯(Agustin Carstens)較早時宣布競逐。
美國人身分 難取悅歐洲新興國
《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稱,費希爾相信萬一拉加德和卡斯滕斯都無法取得其所屬地區以外支持,熟悉他的IMF官員屆時或會選他作為折衷人選。
費希爾是著名經濟學家,更是美聯儲局主席伯南克的博士論文導師。他1994至2001年出任IMF第一副總裁時是美國公民,任內IMF經歷了亞洲金融風暴。IMF當年強迫韓國泰國等接受勒緊褲頭的極嚴苛借貸援助方案,至今仍令不少亞洲國家不滿。2005年他為了出任以色列央行行長,成為以色列公民。
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