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內地公布通脹率前夕,港股在接近日本海嘯後低位有支持,昨在內銀股「拗腰」倒升帶領下,恒指亦先跌後回升,終止7連跌頹勢,22500點失而復得,但成交未配合,加上創52周新低股份多達177隻,反映升市質素欠佳。分析指後市仍視乎內地通脹何時見頂,放寬調控措施何時得以放寬。
恒地昨跟隨外圍低開近250點,失守22200點,但之後一直獲買盤支持,午後更止跌回升,收市報22508點,升88點,不過,成交只有602億元。有證券交易員表示,昨日大市呈技術反彈但成交弱,而且沽空比例達10.5%,市場仍對本星期內地通脹數據相當審慎。
建行急升後 僅三分一機會續升
內銀股在多日疲弱後普遍反彈。有大批股份即將解禁、連日捱沽的建行(0939)昨大發威,在過去7個交易日從累跌6.8%後,昨日低開後愈升愈有,以全日高位收市,報6.95元,升1.6%,為恒指貢獻最多點數。農行(1288)和工行(1398)分別升1.5%及1.4%。
不過,建行呈大陽燭上升,歷史上並非博短期反彈的好時機。7個交易日累積跌6%以上然後出現逾3%大陽燭(即收市價高開市價超過3%),建行2005年上市以來共出現21次,在其後5個交易日內上升只有三分之一機會,平均回報-3.2%;其後一個月(20個交易日)上升則有11次(約一半機會),平均回報有+4.1%。
中銀國際研究部副總裁白韌表示,近日恒指跌至3月中日本海嘯後的低位,但現時並沒有當時的恐慌情緒,故認為大市現水平實反映投資者對中外經濟情况的憂慮。他表示近日期累積不少沽空盤,昨日升勢主要來自補空倉,後市主要看內地通脹水平,以及何時有機會放寬宏調。
德銀:通脹加劇 尚需加息
德銀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馬駿表示,雖然內地公布上月新增貸款顯著回落,但預計5、6月通脹仍在加劇,故相信人民銀行並不會在短期內放寬貨幣政策。他認為CPI將於6月見頂,7至8月開始出現下行趨勢,至年底通脹會回落至4%,預計6、7月將加息一次。
中資民企在「渾水」效應被洗倉多日後,個別股份有反彈,但本報資料庫的415隻基金股中僅有136隻(33%)上升。「中投系」保利協鑫(3800)升5.3%、 旭光高新材料(0067)升6.5%,不過MI能源(1555)急跌9.6%,金風科技(2208)亦跌6.6%。
(明報記者張令陶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