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歐洲債務危機懸而未決,輿論焦點放在搖搖欲墜的希臘及今次危機對歐洲銀行業的衝擊。然而「歐豬五國」(即葡萄牙、愛爾蘭、意大利、希臘及西班牙)債主何止私人銀行,歐洲央行亦正身受其害,因為該行為了緩解危機,購買了大量來自歐元區問題銀行債券與「歐豬五國」國債,正面臨資不抵債的危局。英國智庫Open Europe上周便警告,投資者要慎防歐洲央行也要進行資本重組。歐央行當然不會破產,但此事揭示了歐洲的債券危機深重。短期而言,歐洲經濟難以看好。
英國智庫警告 央行或須資本重組
Open Europe在這份題為《建在泥沙上的房子?歐洲央行與拯救歐元的隱秘成本》的報告裏指出,歐洲央行現時只有820億歐元資本金與資本儲備,但透過大規模舉債,其總資產已多達1.9萬億歐元,負債比率高達23倍。報告續稱,只要歐洲央行手上持有的政府債券價格下跌4.25%,便足以完全摧毁該行資本。
單從數字上看,歐洲央行財務槓桿與美國聯儲局逾50倍的舉債比率相比,並不足為慮,但聯儲局逾2萬億美元資產負債表裏,絕大部分是AAA評級的美國國債,歐洲央行則有大量評級較低的「歐豬」債券,面對的違約風險遠高於聯儲局。
再者,Open Europe報告指出,歐洲央行直接要承擔的「歐豬五國」信貸風險高達4440億歐元(內裏包括了貸款、直接持有的債券及用作抵押品的「歐豬」國債等等),它們並非全屬毒債,但歐洲央行現時持有約1900億歐元希臘資產中,作為抵押品的希臘國債已被評級機構降為「垃圾債券」。
另外,報告續稱,只要希臘重組其債券,如要投資者承擔一半的欠債損失,歐洲央行將輸掉445億至658億歐元。換言之,單是希臘爆煲,便足以蠶食掉歐洲央行的絕大部分資本金基礎。看了這些數據,不難理解歐洲央行為何極力反對希臘債務重組。然而希臘當前困局在在說明,拖字訣只能令危機持續惡化,特別是希臘現時的債務違約風險已較一年前為高。信貸評級機構穆迪,本月初便警告,希臘國債5年內有一半機會違約。
匯控弱勢恐持續
對於歐洲央行來說,一旦資本金耗盡,它勢必要成員國注資,或透過印鈔來填補資金缺口,但注資的解決方案必然會遇到要「埋單」的富裕成員國家的選民大力反對。印鈔方案則會觸發通脹,與該行維持物價穩定的核心使命背道而馳,現實中不太可行。
正因如此,歐洲經濟短期而言難寄以厚望。一如上月27日,本欄所言,包括匯控(0005)在內的歐資銀行的弱勢恐怕會持續好一段時間。鍾情匯控的港人對此不能不察。
撰文:郭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