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分享中國發展成果 透過港企穩中求勝長青網文章

2011年06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6月14日 05:59
2011年06月14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在近日,慧雅談到中國的經濟,適逢近日在書局中看到一本書,名為《紅色資本主義——中國那令人側目的崛興背後的脆弱金融基礎》(Red Capitalism——The Fragile Financial Foundation of China's Extraordinary Rise)。本書的兩位作者都在中國工作過逾十多年,從事研究中國經濟逾20年,並且與中國很多重要金融機構都有過接觸或甚至工作過。從書的內容看來,作者對於中國的經濟實况,有過人認識的。

內地經濟複雜 港企透明可測

慧雅一直認為用單純的宏觀經濟分析來看中國的經濟,往往是搔不着癢處。慧雅認為中國一直都保留着不少計劃經濟的特質和歷史包袱,但在同時間,它又引入了不少市場經濟的東西,再加上中國地域覆蓋十分廣闊,地方與中央的關係又十分複雜,以及一些非經濟的政治文化因素,因此形成了一幅十分複雜的圖畫。作者認為中國那令人側目的崛興的背後的金融基礎其實甚為脆弱。對於這一點,慧雅沒有什麼不同意,不過中國的經濟運作模式就是這樣已有很多個年頭。一名在國內從事經濟研究已有20多年的朋友提過,「混過去」是一在內地頗流行的術語。但願中國在未來幾年都能繼續至少「混過去」吧?

無論如何,慧雅察覺到有些投資者開始覺得透過香港的企業來受惠於中國的發展,是穩中求勝,而且並不昂貴。這情况其實一直都是這樣,不過很多人以往沒有這樣看罷了。歸根究柢,內地企業的企業管治水平十分參差,有很多事情,外人實在不易看透。相對而言,香港的企業是至少相對較為有迹可尋,而且香港的資產價值又夠透明,這相信是另一可望可為港股帶來支持的因素。

施慧雅

mscya88@yahoo.com.hk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