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醫管局在2011/12年度將4隻貴價藥納入撒瑪利亞基金安全網(見表),包括3隻治療癌症藥和1隻治療嚴重腸發炎克隆氏症的生物製劑,預計總開支涉及5000萬元,估計本年度約有400人受惠。其中治腦癌藥「蒂清」藥費高達30萬,今年納入安全網後,令付不起錢買貴藥的病人透過撒瑪利亞基金資助,增加治療機會。明報記者 談誦言
包括曾治華叔肺癌藥
醫管局臨牀腫瘤科統籌委員會、化學治療小組委員會主席鄭志堅醫生表示,新資助藥物包括治療第4期肺癌藥吉非替尼(Iressa)及埃羅替尼(Tarceva),該藥已數度被提上委員會討論是否納入撒瑪利亞基金,但至本年度才成功納入安全網。
醫管局高級藥劑師鄺耀森稱,使用吉非替尼每人每月約需1.2萬,使用埃羅替尼每人每月約需1.7萬,估計兩隻藥受惠人數合共有300人。
鄭志堅稱,以往晚期肺癌病人差不多等於「無得醫」,好絕望,但這兩隻抗癌藥能有效控制癌症惡化,對提升病人存活率很有幫助,1年存活率有20%至60%。據悉,患末期肺癌的華叔也曾用此抗癌藥治療,但用了3個月病情便惡化,終告不治。
然而,鄭指此藥可平均提升1年存活率,由於使用此藥的病人毋須注射化療藥,可改善病人的生活質素,故病人的需求很大,另有很多病人存活率可延長至4、5年。
指審批兼顧藥效
另一隻也被納入撒瑪利亞基金的抗癌藥,為需要與電療同步使用的腦癌藥「蒂清」,此藥用以治療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療程6星期約需30多萬,受惠人數31人。鄭志堅說雖然蒂清只有31人受惠,人數較肺癌相差10倍,但由於對病人的效益好,故被納入安全網,顯示委員會考慮資助藥物時,會兼顧藥物效益和受惠人數等幾方面。
慢性腸炎克隆氏症十分影響病人日常生活,有效控制此病的阿達木單抗生物製劑,今年也納入撒瑪利亞基金,鄺耀森指病人每年的藥物開支13萬,此藥需長期服用,受惠人數約50人。抗癌藥很貴,即使中價藥連中產也難負擔,鄭志堅說今年病人多了一個途徑,可向關愛基金醫療小組申請資助,政府也會撥款資助醫管局購買中價抗癌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