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港每年平均有逾2000個離境航班,因內地當局實施航空交通流量管制,航班被迫延誤,滯留停機坪。據新華社報道,為緩解內地航班延誤問題,空軍會推出5項措施,並計劃在十二.五期間,增開6個機場軍民合用。但本港前民航處長樂鞏南認為,措施不能令兩地機場大幅增加航班升降。
港龍航空歡迎各項有助維持航空交通暢順及避免航班延誤的措施,並得悉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正積極與中國當局協商,希望改善內地的空域管理。港龍航空往返內地航機,有時出現15至30分鐘的延誤,間中或因惡劣天氣而延誤更長時間,但相關情况近月已有改善,港龍的航班準時表現亦隨之提升。
增開6機場軍民共用
新華社報道,去年全國航班延誤調研結果顯示,涉及軍事活動及流量控制的航班延誤佔逾三成(見表)。內地航班延誤數量亦有上升趨勢,由過去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及廣州三地,逐步向大連、青島、廈門、成都、西安等城市擴散,內地航班平均延誤約1小時,有時甚至延誤4小時以上。
為減低影響,空軍推出5項措施,包括採取「削峰填谷」等方法,合理安排航班時刻,延長航空運營時間;推進軍航訓練飛行模式改革,積極推進空域分時分層使用,讓軍事飛行訓練空域得到更高效利用;解決飛行繁忙地區飛行矛盾,實現骨幹機場進離場航線分離,劃定航路上限和下限,改進航路航線和飛行高度層使用方法,規範臨時航線使用管理等。
樂鞏南﹕不能大增航班升降
空軍亦計劃,在十二.五期間,開放6個機場供軍民合用。空軍已開放63個機場、關閉或調整380個訓練空域。
樂鞏南認為,兩地機場要增加升降航班,最終仍要實現軍民全面共用空域,配合珠三角地區機場優化空域安排,香港機場才能用盡日後落實興建第三條跑道後所增加的容量。他解釋,目前內地空域由軍方管制,偶爾會在事前不作通知下突然封鎖部分航道,令航機被迫掉頭折返或不准起飛,造成擠塞,內地軍方提出努力推進空域靈活使用,意味軍方日後會多與民航協調,對改善突然封鎖空域的情况應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