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英國內政部不惜犧牲逾300億港元收益,決定於7月4日起正式收緊海外學生簽證批核,打算在未來5年減批27.3萬張學生簽證,藉以遏止多達23萬外國人藉「留學」名義,變相騙取簽證移民,以爭取擔心飯碗被搶的選民支持;當局同時還將嚴打為這類外國人提供虛假課程的「野雞大學」,捍衛英國大學名聲。
新措施將收緊學生簽證,通過取締假學生、假教育機構,加緊限制留學生在就讀期間作有報酬的工作,以及嚴限留學生把家屬引入英國,希望到2015年度為止,可使非歐盟成員國人士由留學生轉為移民的人數,每年約減4.6萬人。英國當局還提出要提高英語考試難度,阻止外地人以「留學」名義赴英居留。
1年註銷33學校執照
英國官方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去年5月以來,有33個辦學機構已被註銷辦學執照,另當局曾勒令56所辦學機構停業,其中32所仍停辦,24所已復學。
移民部門官員指出,去年有多達9.1萬張簽證,是未得英國出入境管理局(UK Border Agency)確認為「高度信任」(highly trusted)的私立學院,向非歐盟區留學生發出的。近年不時有報道揭發,一些私立院校廣收中國等非歐盟區學生,但那些學生持簽證抵埗後,不少並無如實上課,而是打工掙錢。
官員表示,新規例帶來的經濟淨損失,約為24億鎊(306億港元)——新措施預計能省回的開支,主要是包括醫療保健等公共服務和出入境管理部門巡查開支,約為11億鎊;但少了留學生在學時或求學後留英工作的經濟得益,以及他們的學費,損失約為35億鎊。內政部發言人強調,目前的估算數字,並未計算英國人重奪留學生所佔本地就業機會的好處。
犧牲300億收益
不過東英吉利亞大學(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校長阿克頓認為,新措施會對英國教育界帶來「深刻傷害」,質疑學生應否包括於「淨移民」(net migration)的統計內。「一個來英國學習又離開的學生,對淨移民毫無關係,除非你只計1年。除非我們給他們批發逗留和工作簽證,否則應假設所有學生都會離開這國家。」內政大臣文翠珊(Theresa May)今年3月聲稱,每年削減25%留學生,就能削減7至8萬淨移民,即意味迄2015年可減達40萬淨移民。惟官方最新說法顯示,5年最多只能減少約23萬移民。
詳細名單參考網站﹕ukba.homeoffice.gov.uk
金融時報/英國廣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