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悔年輕時未懂「種樓」長青網文章

2011年06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6月16日 06:00
2011年06月16日 06:00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郭思治稱首次置業是33歲,在1987年股災之後,當時入市的黃埔花園每方呎樓價只由1050元滑落至約1000元,主要由於當年經濟並未受到衝擊,雖然金融受外圍因素影響,惟旅遊業、建築業、轉口業仍然拉動發展,因此港經濟、樓價能迅速復蘇。

他回憶當時買入的單位,在兩、三個月後樓價升了逾10%便沽出,由於當年投資心態唔成熟,無想過樓價可以愈升愈有,「雖然其時按揭利率高企,一個400餘呎單位供款3000餘元,但租一個相同面積的物業卻需5000餘元。當年1000蚊一呎嘅單位你唔會買太多,因為市場仲有好多,亦都無諗過樓價可以一直上升。」

若只有一筆資金 寧買樓不買股

他後悔當年沒有如一些朋友懂得「種樓」,即付出首期後,租金足以供樓有餘,等如種樹後便可慢慢等收割,到後期90年代美國經濟不景氣,香港「負利率」肆虐,樓價更升到2000元一方呎,當年坊間不少人指「邊個買邊個死」。他慨嘆如果當時大膽入市,今時今日的財富將非同小可。2008年金融海嘯、雷曼倒閉,令郭能低價入市買港景峰自住,方便女兒上學,他現時持有物業分佈中港。

郭思治在他的著作曾比較買樓好,還是投資股票好?他認為年輕人若有穩定收入,應該先置業,而若沒有足夠首期,則可嘗試投資股票,當賺到首期後便先買樓。他又指若自己只有一筆資金,要選擇買樓或買股,他會選擇置業。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