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全國人大法工委前日公布個人所得稅起徵點(薪金免稅額)由月入2000元增至3000元(人民幣.下同)的網上「公投」結果,逾八成民眾認為起徵點太低。8萬多名發表意見者中,反對的佔35%,要求修改的佔48%,支持的僅15%。較多建議提出,將免稅額提高至月入5000元,或按生活成本、收入水平等制定階梯式標準。本月2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將再次審議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
「月入3000還不夠交租」
全國人大常委會於4月25日至5月31日間,蒐集來自82,707名網民的237,684條意見,還有11名專家的看法。其中贊成以月入3000元作為起徵點的有12,313人,佔15%;要求修改的有39,675人,佔48%;反對的有28,985人,佔35%;持其他意見的有1563人,佔2%。
據新華社報道,不少意見認為免稅額應提高,數額從3500元至1萬元不等,其中較多建議加至月入5000元。北京、上海、廣州等網民指,一線城市生活成本及樓價都很高,每月3000元還不夠繳納一房單位的月供款,不符合「基本生活費用不必繳稅」的原則,而且發達地區收入水平及物價與邊遠城鎮相差很大,建議授權各省級政府根據各地實際情况另行規定,如東部省份6000元、中部省份4000元、西部省份3000元等。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亦建議,根據不同地區的生活成本,分別適用5000、4000、3000元的免稅額。
城鎮收入存差距 應分級別免稅
但有意見認為,一國的稅收應該統一。若准各地自行規定,將導致人才和勞動力再向東部傾斜,不符合開發西部和落後地區的政策。而且提高免稅額,納稅人的數量將大幅減少,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損稅收的公平性。
學者籲增利民生特殊免稅項目
燕京華僑大學校長華生則指出,這次個人所得稅法的修改,不應在免稅額上做文章,而應透過適當擴大免稅範圍,增加與民生相關的特殊減免稅項目,如扶養人口、按揭支出、教育支出等,達到減稅目的。
由於全國人大常委會即將開會討論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人大法工委在此時公布網上諮詢民意結果,一般認為,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進一步提高免稅額一環是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