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黎家百呎蝸居 空餘滿屋愛長青網文章

2011年06月1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6月18日 21:59
2011年06月18日 21: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曾拍門叫他們走,但無人應門……」馬頭圍道大火中幾乎滅門的黎家,鄰居憶及事發情景猶有餘悸,慨嘆若當時能叫醒他們,或許還趕及爬窗離開逃過鬼門關。一家四口的黎家,媽媽與兩兒葬身火海,現只剩下仍留院的爸爸黎學文,100方呎單位的蝸居內,只可憑牆上月曆的記事回憶這小家庭的生活點滴,與及黎氏夫婦對兒子的關愛。

受火警影響住客,昨早分批返回出事唐樓執拾物品,至下午警方解除封鎖,部分住客再返回現場稍作清理。現場所見,唐樓低層樓梯全部熏黑,由於電燈早已燒毁,住客需摸黑上樓。

黎父危殆轉嚴重

依然留院的黎父,昨日情况由危殆轉為嚴重,記者步入其一家四口所住的113號3字樓劏房,只見面積只有約100方呎,屋內雜物東歪西倒,衣物、玩具槍、玩具鴨散落一地,嬰兒用品如奶樽及奶粉隨處擺放,牆上掛着的月曆則記錄了黎家6月的生活小節。黎太在6月7及8日的格仔寫下了「交花」,不排除她為節省家用,在家中自製膠花幫補家計。

月曆留記事 為子報暑期活動

黎家雖然家貧,但黎太對6歲長子俊顯寵愛有加,月曆上流露着愛的印記,22日和23日的格仔上,分別記下要為俊顯報名習武術和圍棋。由於兒子6月尾開始放暑假,黎太已為他安排6月27至30日學游水,可惜最後事與願違。

單位地面近門口處放了兩桶水,不排除當時有人曾試圖撲火不果,才孤注一擲逃出屋外。其實,單位內無燒毀痕迹,相信事發時大火尚未蔓延至單位,若黎家留在屋內等消防救援,或可逃過一劫。

住在黎家對面劏房的梁太,其子常跟俊顯玩耍,因此與黎太頗為稔熟。她指事發時嗅到一陣怪味,開門察看未有任何發現,於是關門繼續睡覺。不久她再嗅到氣味,而且愈來愈濃,開門即見走廊濃煙密佈,立即拍門大叫黎家逃生,但拍了很久亦無人應門,於是與朋友由窗戶爬落地面。大火至今,梁太每晚失眠,偶然更會想起黎太。「以後不敢再住唐樓,除了害怕再遇火警,亦因唐樓梯間太多雜物,及太多閒雜人自由出入。」

鄰居:以後不敢住唐樓

至於18歲死者謝茵怡一家,則住在黎家樓下的2字樓劏房,跟黎家一樣,因單位被間成分租房,其分租單位無設後門,事發時兩家均無法從後門逃生,只能冒險經前門離開,結果喪命。

5名子女與俊顯同校的家長,昨午得悉現場解封,即帶同香燭、燒肉飯及蛋撻到場拜祭。他們稱讚俊顯精靈及有禮貌:「放學時會主動跟我們打招呼。」俊顯在校內成績很好,曾奪成績優異獎,幼稚園部分教師得知俊顯死訊,均十分傷心。

藝苑攝影院東主馮生一家則於傍晚在梯間及大門拜祭。馮說跟死者多年街坊,每次想起意外都很難過及心痛:「場火大家都不想,是天意,希望他們安息。」

明報記者 梁琬珊

實習記者 具格 林小詩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