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歐央行被轟黑箱瞞希巨赤長青網文章

2011年06月1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6月18日 05:59
2011年06月18日 05:59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歐洲央行處理希臘債務危機時欠缺透明度的運作模式惹起關注,彭博新聞總編輯溫克勒(Matthew Winkler)昨為《華爾街日報》歐洲版撰文,敦促歐洲央行披露兩份顯示希臘政府在危機前利用衍生金融產品隱瞞財政黑洞的文件,讓外界清楚了解希臘債務狀况,釋除投資者與公眾疑慮。

彭博在去年底入稟歐盟法院,要求歐洲銀行根據歐盟資訊自由法,披露兩份內部文件。彭博在去年3月發現這兩份為歐洲央行6人行政委員會草擬的文件存在,溫克勒說,它們記錄了希臘如何利用利率與外匯掉期隱瞞其財赤規模,同時還顯示歐洲央行早於希臘去年5月首次獲國際援助的前一年,已了解希臘債務問題。

彭博逼披露助希「做數」文件

溫克勒指出,雖然希臘利用衍生品隱瞞財赤已是眾所周知的事,但該國政府沒有公布相關交易最新情况及錄得的虧蝕。他認為,歐洲央行披露有關文件,可起阻嚇作用,「說服」其他政府不再用這種不在交易所公開交易的金融工具作賭注。溫克勒稱,歐洲央行現時欠歐元區成員國及為援助希臘埋單的納稅人一個全面交代,而透明度是確保債務危機不再具傳染性的唯一方法。

彭博曾成功以同類法律訴訟,迫使聯儲局公開在2008年金融恐慌最嚴重時期向銀行業提供緊急借貸的細節,從而揭發美銀與高盛向央行借錢規模較它們向投資者公布的更多,而借最多錢的是歐洲的瑞銀,而非美國銀行。

隱瞞財赤規模是希臘債務危機火頭之一。歐美主要傳媒去年2月揭露,希臘2001年加入歐元區前,在高盛幫助下美化財赤和負債,以符合歐元區規定。高盛當年透過貨幣掉期交易,以低於市價的「優惠」匯率,用歐元交換以美元或日圓計價的希臘國債,希臘因而獲得更多歐元信貸,粉飾赤字,但卻不用列為資產表內的負債項目。

高盛從相關交易中獲得巨額佣金,但希臘債務並未消失,該國政府後來被迫製造更多掉期交易掩飾債務與赤字,最終泥足深陷。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