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失聰父克服缺陷 眼代耳照顧初生兒長青網文章

2011年06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6月19日 09:59
2011年06月19日 09: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殘疾爸爸為彌補身體上的缺陷,各自建立不一樣的方式照顧子女。失聰50年的聾人爸爸當年照顧初生兒女,連哭喊聲也聽不到,唯有以雙眼代替耳朵,全天候望着子女,看見他們哭就餵奶換片,名副其實「金精火眼」養大3名子女。有視障人士帶囝囝到公園玩,為怕囝囝走失,於是出動無線門鐘,隨時按鈴尋子。

52歲的失聰人士張錦權與同為聾人的妻子育有2女1子,幸3名子女全部健全,分別已經20歲、18歲和9歲。對於何時失聰,張錦權已記憶模糊。

夫婦24小時輪流「看」孩子

他憶述孩子初出生的情况,表情即顯得肉緊,面對嬰兒的本能反應——餓會哭,病會哭,痛也會哭,兩夫婦都聽不到,束手無策,唯有全日24小時輪流看着子女,憑孩子的表情估計他們有沒有不適,晚上也不能掉以輕心,怕孩子半夜醒來哭鬧,結果張錦權每日只能睡3小時。

幼女美寶與兄姊沒正式學過手語,但透過自小與父母相處,模仿以手語「對話」,一家人建立一套溝通方式。年紀小小的美寶,現時充當爸爸的翻譯,落街買東西、上茶樓叫點心,都由美寶開聲,並以手語告訴父親。

美寶主動提起一次驚險的經歷,「有次爹哋媽咪嗌交,不想聽他們嘈,用棉花塞耳朵,結果無法取出」。張錦權連忙帶美寶看醫生,美寶受驚、又聽不到醫生說話,無法翻譯,結果醫生和張錦權只能靠手寫、身體語言溝通,幸好醫生最終取出美寶耳內的棉花。

35歲的視障人士陳日豪,十多年前視力衰退,雙眼只能看到光影,連5歲兒子澤謙的樣子也看不見。陳日豪說,最初不敢照顧澤謙,兒子半歲前,他不敢抱,後來慢慢學習冲奶、餵粥﹕「摸到囝囝下巴,把匙羹放在下巴,他就知道要吃。」

陳日豪有時帶澤謙到公園玩,豈料一放開手兒子就跑到老遠。陳日豪靈機一觸,買了一個無線門鐘,放在澤謙身上,他只要按門鐘,「叮噹」一聲,就能知道澤謙位置。

孩子掛門鐘 盲父一按知位置

「雖然好辛苦,但我很享受。」陳日豪直言作為失明爸爸,照顧孩子付出的心力要比健全人士多,難免要向孩子嘮叨幾句,他向身旁的澤謙說﹕「去街一定要拖住爸爸,否則下次不帶你去。」兒子靦腆笑道﹕「係啦。」

明報記者 阮穎嘉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