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天文台天氣預報擬增至10日長青網文章

2011年06月2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6月20日 21:59
2011年06月20日 21: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天文台計劃加強沿用多年的7日天氣預報服務,新任天文台長岑智明接受本報訪問時透露,目前電腦運算可作出更精密的天氣預報,計劃短期內引入首3天的上下午分時段預報,另透過微博或twitter等互聯網途徑,發放第8至10天的天氣預報資訊,滿足不同市民和業界的需求。

岑智明表示,目前科技差不多可做到增加天氣預報日數,及將每日預報細分不同時段。他說,首3天分時段預報天氣技術上可行,會研究如何落實,例如分「早、晚」或「早、午、晚」時段預報,目前未有具體落實時間表。至於預報方式,可透過圖像表示不同時段變化。

預測翌日九成準 第7日六成

另外,沿用多年的7天天氣預報亦會改革,他指出,7天預報的問題是準確度會隨日子下降,如對翌日預測的準確度高達九成,到第7日降至六成。但他稱,雖然遠期的預測準確度較低,但對一些業界亦具參考作用,故天文台亦滿足公眾需求,正研究另發第8至10天的天氣預測,並用微博或twitter等網上渠道發布。天文台會加入出現有關天氣的機會,如下雨或颱風襲港的機會率有多少等,方便市民評估。

他又指出,日本一向有提供這些資訊,北京亦曾試驗,但反應一般,後來沒再推行,認為增加透明度之餘,亦要取得平衡。

下半年推世界天氣App

隨着智能手機盛行,天文台正為世界氣象組織製作全球首個涵蓋全球127個國家、逾1300城市的智能電話軟件「My Weather」(中文名未定),與「我的天文台」相若,有助旅遊或公幹的市民規劃行程,預料今年下半年推出。

岑智明指出,留意到一些網站引用「非官方」天氣資訊,與實際情况有頗大出入,如他見過本地網站發布本港氣溫與天文台數據相差4℃,呼籲市民應參考官方提供的氣象資訊。

每逢風季,天文台預測熱帶氣旋表現備受關注,上任兩個月的岑智明表示已做好心理準備被批評。為了填補南面海域天氣數據的空白,內地最近於南海3個鑽油台安裝了氣象儀,亦有助評估熱帶氣旋的移動路徑。

他強調,天文台發出熱帶氣旋信號,主要考慮公眾安全,對於市民不時質疑天文台有其他考慮,甚至提出所謂「李氏力場」干預天文台決定,他強調完全沒這回事。

另外,機管局正就機場興建第三條跑道諮詢公眾,岑智明說,天文台初步評估顯示,風切變對第三條跑道影響可接受,但詳細有待研究。目前兩跑道較接近大嶼山,飛機升降受大嶼山產生風切變影響較大,至於第三條跑道於機場北面,風切變來源為新界西的青山,但他對此表示樂觀,認為「沒解決不了的問題」。

明報記者 馬耀森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