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今年14歲英華書院中二男生賴康堯,月初於美國國際低音大提琴比賽的14歲以下組別勇奪冠軍,是首位香港學生獲得該獎。康堯3歲已擁有「絕對音感」天賦,聽單音辨音調,其當醫生的父親不惜付十萬計的旅費和樂器費來栽培他,全因在華富邨成長的賴父,亦是在父親辛苦養活一家五口下長大成才,他盼望效法父親,為下一代實現音樂夢想。
學習低音大提琴只有3年的康堯,去年6月在網站看到2011年國際低音大提琴比賽(ISB Convention Competition)的資料,便一心到海外一試,籌備一年後本月往美國三藩市比賽,在14歲以下組別來自世界各地的10名參加者中脫穎而出勇奪冠軍,美國學生包辦亞、季軍,來自北京中央音樂學院13歲參加者則獲殿軍。
14歲以下組別勝出
在美國參賽期間,康堯參加大師班及演出音樂會,又接受美國Rice University低音大提琴教授Paul Ellison即席指導,他盼在今年11月考低音大提琴演奏級,兩年後爭取往海外深造。
康堯母親憶述,兒子3歲擁有絕對音感(Perfect Pitch),聽到一個音就能辨認出聲音實際音高並說出音名,例如C、D、G等,由5歲學鋼琴,9歲學小提琴,12歲棄小提琴轉學低音大提琴,現時鋼琴、小提琴及低音大提琴分別達8級或以上,兩夫婦亦不惜對兒子努力栽培,如兩夫婦二人便陪同兒子往美國參賽,總旅費達10萬。
擁絕對音感 精鋼琴小提琴
賴父賴永鏗自幼在華富邨成長,其父親任職會計養活全家,向他和兩名弟弟供書教學,除了賴永鏗成為醫生外,兩名弟弟任職投資銀行及律師,賴永鏗說:「父親盡量滿足我們升學的需要,他常說家中尚欠音樂家,對康堯特別支持,爺爺出錢贊助孫兒。」
賴永鏗又說,除培育兒子的音樂才華外,亦會要求他自立和讀好書,不能做「港孩」﹕「我要求他成績好,不能跌出精英班,今年的校際音樂節中,我要求於低音大提琴比賽最少有80分,結果他兩項要求也做到。」賴媽媽笑言,康堯每天練習5小時,平日也要做家務,「音樂家都要識煮飯、洗衫。」
康堯說:「最感激父親支持,不少人都覺得全家往美國參加比賽是浪費,甚至是奢侈,最緊要是爸爸不覺得浪費。」
明報記者 彭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