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高爾夫球場俯拾皆是,但竟然幾乎全是「違規建設」。雖然國家7年前就已明令禁止,但不少地方政府基於經濟利益,仍用體育公園、綠化用地等名義「暗建」,7年來全國新建了400多個高球場,有貧困縣甚至靠建高球場發財。業內人士認為,全國獲正式審批的高球場僅有10個左右,全國近600個高球場的1%多一點。
地產利益豐厚 禁令形同虛設
新華網報道,海南陵水縣是全國唯一位於沿海地區的國家級貧困縣,但卻因建高球場而發大財。陵水縣2007年加大招商力度,目前,香水灣、清水灣(均為高爾夫球場)已成為陵水的投資熱點,10多家地產公司,當中包括在港上市的,投資180多億元;在建的五星級及超五星級酒店多達12家。在豐厚稅收下,陵水縣提前4年實現了地方財政收入過億元目標。目前,該縣規劃建設的高爾夫球場共有9個。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土地規劃研究中心主任嚴金明說,球場審批時,開發商通常會和當地一些部門以建體育公園、綠化等名義掩人耳目;相關執法部門對建設過程中侵佔農田、林地的問題視而不見。而業內人士稱,很多開發商借高球場在周邊開發房地產,用球場帶動樓價地價,創造多重利益。
用綠化體育名義 掩人耳目
早在2004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暫停新建高爾夫球場的通知》,叫停新高球場建設。以18個球洞為標準的高爾夫球場,當時全國有170家。但禁令7年後,全國又建了400多家。
《人民日報》引述業內人士稱,高球場的建設需要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審批,而大部分球場基本上是以偷換概念形式由地方審批。違規球場大多是打着體育公園、生態園、休閒園、綠化項目等旗號興建的。目前全國正規審批通過的高球場只有10家左右。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