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復建居屋成為昨日兩個電台烽煙節目的議論話題,但市民意見分歧。有人質疑不應用公帑津貼居屋居民,若要復建居屋必須嚴格限制轉售。但有居於劏房的市民贊成復建居屋。
港台《千禧年代》聽眾馮小姐不滿政府因為北京有官員來港講幾句便復建居屋,又批評政府一時一樣,市民難以適應。也有聽眾認為不應用公帑津貼居屋居民,必須嚴格限制居屋轉售,只能轉售給政府。
陳先生是公屋富戶,他稱自己遲早要交雙倍租金,但又無能力買私樓,故希望復建居屋,讓他可用公屋換取居屋購買權。月入萬元的陳小姐無資格申請公屋,現租住百多呎的劏房,月租4000元,她贊成復建居屋,讓她有機會改善狹窄居所。
地產代理﹕居屋戶托高價才出售
自稱任職物業代理的王小姐致電商台《在晴朗的一天出發》,明言反對復建居屋,因以她接觸的大部分業主,購得居屋後很快便在出售圖利,還要將樓價托到很高才出售,突然復建居屋對於剛在樓市高企置業「上車」的八十後亦不公平。
市民陳先生亦不贊成復建居屋,他質疑居屋一向定價是市價七成,現時私人樓「瘋樓」1萬元一呎,即使居屋賣7000元一呎,這售價是否合理,市民是否負擔得起亦是問題。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