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變種細菌蛋白黏喉嚨 增傳染長青網文章

2011年06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6月22日 05:59
2011年06月22日 05:59
新聞類別
港聞
健康
詳情#

【明報專訊】港大微生物學系主任袁國勇表示,化膿鏈球菌A族的基因組原有1900萬個鹼基對(base pair),港大基因研究中心發現,當中有4.8萬個鹼基對的基因組段是新加入部分,包含40多個新發現的細菌蛋白,而它們改變了細菌表面,令細菌更易「黏住」喉嚨黏膜,但人體免疫系統卻不能辨識新的細菌蛋白,因而令猩紅熱更易傳播。

無關毒性 變種細菌未「變惡」

袁國勇表示,猩紅熱過往不會致命,但變種鏈球菌對抗生素「紅霉素」出現抗藥性,令猩紅熱變成可致命疾病,顯示新品種細菌較舊品種更厲害。研究團隊下一步會從40多種細菌蛋白中篩選部分,研究其病理、功能等,亦會致力了解細菌基因交換、洗牌變異的特徵,嘗試掌握傳染病新變異,以及找出預防和治療方法。

醫學會會董兒科醫生謝鴻興說,今次猩紅熱的基因改變,多出的基因屬於細菌表面組成部分,增強其傳染性。但據現有資料,變種細菌與其毒性和抗藥性無關,暫未發現此菌「變惡」,因細菌出現抗藥性是其生存之道,並非只在變種細菌出現。

謝鴻興說,感染者在出現紅疹等徵狀前,不會有咳嗽等易被察覺病徵,但其口水本身已經帶菌,可傳染他人,若雙手受細菌污染,未洗手便進食,會把細菌帶進口腔。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