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去年被短炒買家渾水研究唱衰狙擊、及後還得清白的內地民企東方紙業,力勸在海外上巿的內地民企增加透明度,免受狙擊。
去年6月28日,渾水研究發表報告,指摘東方紙業存在造假欺詐,令其股價大跌約60%。其後東方紙業委託德勤等機構作長達4個月獨立調查,證實指控屬子虛烏有。東方紙業首席執行官劉振勇認為其他內地企業應仿效其例子,請第三方作獨立財務調查。他又表示可能考慮對渾水採取法律行動。
自2007年起,已有逾150家內地企業在美買殼上巿。這些企業透過美國中介購入在監管較寬鬆的巿場上巿的空殼公司,其後以反收購方式注入業務,間接上巿,並在獲得足夠信用度後轉往較大的美國交易所掛牌,以避開首次招股上巿(IPO)嚴格審查監管。然而近期在美國上巿的內地民企多次被指涉及造假,令監管當局加強審查內地民企於北美巿場交易。美國證交會指出自去年12月已撤回8家中國企業上巿申請,另自今年3月起已有超過24間企業被揭發審計師請辭或出現審計問題。
在一輪審計停牌風波過後,中國概念股形象掃地。據彭博觀察78家在美國買殼上巿的內地民企的數據顯示,那些企業股價今年已全面下跌48%,其中上海盛大科技跌幅最嚴重,自今年3月15日後,股價已大幅滑落94%。多家中國科網股如噹噹網、搜狐、百度等都在近兩個月出現大幅下跌。百度的股價從4月下旬超過150美元的高點跌至6月10日的121.69美元,跌幅約20%,中國概念股在美「神奇不再」。
借殼造假上市 內地刑法力度弱
不過有專家認為,此現象可能不是壞事。西盟斯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王德全認為,國內懲罰力度較弱,違法成本低,助長了公司的僥倖心理,如果能透過在美上巿的挫折,令企業尊重誠信和法律,「這或許是中國企業的福音」。
噹噹網聯合創辦人兼執行董事長俞渝周一接受CNBC訪問時則表示,投資者不應害怕中國公司。最近兩星期內中國在美上市的所有公司的股價均下跌40%或50%,這種表現偏離實際情况。
彭博/金融時報/中國經濟網/鳳凰網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