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立法會議員李永達昨日質疑,新界丁屋僭建物登記制度是將僭建物「合法化」,等同「半特赦」,而市區無登記制更顯示政府不一視同仁;但發展局長林鄭月娥即否認質疑,表示是按「分類規管」和「緩急先後」的原則處理;而巿區還有大量僭建物,即使4月1日後加大政策力度,仍要花相當長的時間才能解決。
議員批半特赦新界 林鄭﹕市區擬檢核
據了解,對於李永達的質疑,林鄭月娥曾私下向李氏詳細解釋,新界與市區的執法起步點並不一樣,特別是市區早在10年已開始全面清除8類僭建物,至4月1日加強力度也不能一蹴而就,而新界如今才開始,也要分緩急處理。李永達最終繼續公開炮轟政府安排,發展局頗有微言。對此,李永達回應謂,他至今仍然不接受政府的解釋,因今次安排等同給新界僭建物第二次的「寬免」。
其實,林太昨日會見記者時也曾否認今次的安排是半特赦,因「巿區其實還有大量僭建物,即使在4月1日後,即使是在相當長的時間後,我們的執法力度也未能達到。同樣地,在巿區,我們亦說我們持開放態度,若有些現存僭建物可以用檢核計劃,如早前的曬衣架、冷氣機支架、簷篷,或後來的廣告招牌,可以將它們檢核,讓它們存在,我亦願意考慮」。
政府消息人士解釋,因為市區和新界仍存在大量僭建物,屋宇署人手有限,不可能短時間同時清理,須排出先後緩急,即使新界方案得到落實,究竟資源平均分配於新界和市區,或是有所側重,全都要研究。
立法會議員涂謹申解釋,因政府根本沒有公布現時容忍市區僭建物的標準,致市區與新界的僭建物看來似乎存在不同的執法標準。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