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在昨天,慧雅提到怎樣令本港的普通家庭也可擁有自己的物業,是一值得深思和正視的問題。不過,這問題十分複雜,一時間慧雅也不知可說什麼。香港一向是一容許資金自由出入的地方,慧雅認為我們不宜限制外國人買香港物業,尤其是在實際執行上,這會碰到很多問題。從某角度看,外國人願意買入流動性不高的物業資產,是對香港有信心和投入的表現,很多地方恨也恨不來,慧雅認為香港不宜輕率改變這原則。
外地人買樓 是看好香港
不過,在面對內地和各地富戶那令人咋舌的購買力時,不少本地人覺得很無奈和在「捱打」似的,亦是事實。從某角度看,經濟繁榮和財富都是身外物,亦帶一定的「虛幻性」,慧雅認為作為一個社會,本地人覺得生活愉快和未來是有值得盼望之處是重要的。這除了是因為政治考慮外,慧雅相信這亦是一健康社會的重要因素。一時之間,慧雅想起美國建國之父之一,以及獨立宣言的作者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曾經說過類似的說話,就是當他想到不少當時社會的真像時,他不禁感到驚慄。但另一方面,世事的發展,很多時都未能盡如人意,我們做到的事情亦不多。
無論如何,慧雅認為內地人來港買樓應是大勢所趨。值得留意的,是本港樓巿的規模不是太大,即使是一年的成交,總額也只是三四千億元,相對內地的經濟規模和資金,這不是一個大的數字。事實上,即使是相對香港的銀行存款和股巿規模,這也算不上是大數字。從這角度看,慧雅認為本港樓巿面對的下跌風險不見得是大,現階段不用太擔心。
施慧雅
mscya88@yahoo.com.hk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