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健康
詳情#
【明報專訊】猩紅熱繼續肆虐香港,截至昨日中午新增個案共有32宗,學校爆發個案有4宗。衛生防護中心證實,早前死亡的5歲男童感染的是M1型甲型鏈球菌,和造成7歲女童死亡的M12型有別。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表示,相信目前是甲型鏈球菌活躍期,建議當局擴大監測範圍。
昨日新增的32宗個案,有10宗為學校感染,共涉及4間學校,早前出現5歲男童死亡個案的沙田乙明邨救世軍田家炳幼稚園則仍然停課。
何栢良倡擴大監測範圍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說,甲型鏈球菌M1及M12先後造成兒童死亡,相信現時為甲型鏈球菌的活躍周期,他建議衛生防護中心擴闊監測範圍,除猩紅熱外,亦應蒐集其他由甲型鏈球菌造成的嚴重感染個案作基因分析,了解病菌是否變種。他預期感染個案會持續增加,呼籲家長及教師發現孩子有呼吸道感染迹象應暫停上學。另外亦要保持小朋友的個人衛生,每3小時洗一次手,小朋友經常接觸的地方亦應每日清潔一次。
傳染病專科醫生勞永樂指出,M1並非新細菌,相信男童死亡與水痘併發猩紅熱有關。他說,水痘會削弱抵抗力,同時水痘造成的傷口多,一旦感染猩紅熱,病菌的劑量會特別高,容易造成嚴重併發症。他呼籲家長應讓患水痘小朋友最少休息一星期,不要急於上學。由於年尾為水痘爆發高峰期,若遇猩紅熱相信會造成更多死亡個案,勞永樂建議政府及早為兒童注射水痘疫苗,防患未然。
勞永樂促兒童注射水痘疫苗
勞永樂表示,因水痘併發猩紅熱可大可小,建議醫生不要抗拒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因抗病毒藥可作針對性治療,除可縮短病發時間外,亦能減少身上的水痘。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