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伴我同行》自傳主角、社會福利署首名失明社工程文輝,上月19日在美國洛杉磯病逝,終年75歲。程文輝由1960年代起致力提升盲人的社會地位,她的社署「徒弟」最記得她說過:「你千祈唔好話盲人睇唔到嘢。你同盲人說話,也不用迴避『睇』這個字。其實盲人一樣睇電視、睇書,我們是用心來睇,有時比你睇得更清楚。」
程文輝的心眼有幾溫柔?剛退休的社署前助理署長韓潔湘最了解。韓潔湘在1980年代入職,師承程文輝,「是程姑娘教我如何跟盲人相處」。她記得,當年程文輝先要她用布蒙着雙眼,然後由同事帶着從灣仔乘電車到中環,親身感受看不見的徬徨、恐懼、無助。
日曬雨淋勸盲人上堂
「程姑娘說過:『扶盲人過馬路,千萬不要拉他的盲公竹,這會很易跌倒。就讓盲人拖着你、你走在前。上落樓梯也不用說,盲人自會感受到。』」
程文輝在1959年加入社署,60年代香港民間的失明人照顧服務,僅限於打麻將和唱戲曲兩種娛樂。程文輝認為坊間支援太消極,決心要令盲人融入社會,便在社署首創識字班教點字。起初盲人抗拒,程文輝於是和她生命中的拍檔、終身陪伴她的家傭和姐,日曬雨淋到木屋區勸服盲人家長送子女學習,更曾被人兜頭潑水指罵。
助設盲人訓練中心 消社會歧視
韓潔湘憶述:「程姑娘返工放工,和姐都會接送。放假兩人一同探訪弱勢社群後便去街市。」程文輝在和姐的支持下堅持信念,終令社署開設盲人訓練中心,讓年輕失明人可入讀專門甚至普通學校,之後找得正職如接線生、工廠製手工藝、到電台唱曲等,盲人生活得以改善,社會歧視逐漸消減。
程文輝於1968年晉升社署總監,除了盲人還負責殘障、智障、精神病、老人服務,社福界都叫她「包婆」—— 即女版包青天。韓潔湘一直以「包婆」的真誠、愛心、力量作為榜樣。「我好尊敬程姑娘,她令我明白做人一定要有心。有心,就有眼。」
莊陳有﹕她像燈塔 為盲人燃希望
韓潔湘昨日於視障人士福音中心為程文輝舉辦的追思會上,道出她和程姑娘的一段師徒情。另一個受程姑娘影響的人、失明人協進會會長莊陳有說:「她是我和所有視障人士的前輩,就好像燈塔般,為盲人燃亮希望,令我們明白:可以走的路,原來很闊。」他相信,程文輝在天國已釋懷,因為她在塵世已超額完成任務。
程文輝1936年生於廣州,半歲患上眼疾,因用藥不當致失明。她在拔萃女書院畢業,獲獎學金到美國師範學校就讀,之後留學英國攻讀社會科學,回港入職社署。她將經歷及跟和姐的故事寫成《伴我同行》自傳,後被改編成話劇和電影,感動港人,1989年退休後移居洛杉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