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60年代風靡歐日 產上萬畸胎長青網文章

2011年06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6月26日 05:59
2011年06月26日 05:59
新聞類別
國際
健康
詳情#

【明報專訊】沙利度胺是研製抗菌藥物過程中發現的一種具有抑制中樞作用藥物,曾作為抗妊娠反應藥物,在歐洲和日本廣泛使用,投入使用後不久,即出現大量由沙利度胺造成的畸形胎兒。在確定了沙利度胺導致畸胎後,藥物被打入冷宮,近年科學家發現此藥有助治療其他頑疾,因此又開始進行大量臨牀測試。

近年發現有助治風濕癌症

沙利度胺於1958年上市,被用作抑制孕婦的妊娠反應,在不到1年內風靡歐洲、非洲、澳洲、日本和拉美等地。然而,美國指沙利度胺的動物測試的藥理活性和人體實驗結果差異極大,因此禁止沙利度胺進入美國市場。1960年,有醫生開始發現歐洲新生兒畸形比率異常升高,後來發現這與沙利度胺的銷售量相關。

1961年11月起,各地陸續停售,但涉及的畸胎已超過1萬人。這些嬰兒有的四肢畸形,有的兔唇,有的是失明失聰,還有內臟畸形。事件對人們認識藥物不良反應及建立完善的藥品審批和不良反應檢測制度,起了關鍵推動作用。

隨着科學不斷進步,醫學界近年發現沙利度胺可用於治療風濕性疾病、麻風病、紅斑狼瘡和部分癌症,正展開臨床測試。過去幾年,已有超過5萬名美國人接受過沙利度胺治療。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