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前言﹕1921年7月23日,中國各地共產主義小組的13名代表在上海法租界一幢公寓內,召開「一大」,會議因遭巡捕搜查中斷,後又轉到浙江嘉興南湖一條遊船上續開。後來,中共將建黨日定為每年7月1日。在90年後,中共已從不足60人的共產國際的一個支部,發展到有8000萬黨員、領導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執政黨。明年中共十八大,中共將產生第5代領導層。明報記者今起一連4日,與讀者一道從中共過去的路,一窺中共未來走向。
「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來自河南駐馬店的一批老幹部在浙江嘉興南湖革命紀念館右手握拳,面向黨旗重溫當年入黨的宣誓辭。現停泊於浙江嘉興南湖的紅船,雖只是根據90年前中共一大開會的遊船仿製,但卻被作為中共紅色傳統的重要象徵。明年將成為中共掌舵人的習近平早在2005年就提出了「紅船精神」,並提出了中共與人民之間舟與水的關係。
距上海不足100公里的嘉興,90年前只是一個小鎮,如今也難見大都市摩肩擦踵的人流,但在城郊的南湖革命紀念館前,人流卻顯擁擠。記者到訪時所見,當天雖非節假日,但館前仍人頭攢動。服務中心稱,講解員預訂全日已爆滿。「紅船」全長僅16米,為控制人流和保護船內設施,遊人登船需要額外購票,也不能在內拍照。
老黨員﹕革命精神不復當年
在熙攘的人潮中,年過7旬的老黨員申紀法在認真閱讀紀念館門外石碑上的文字。他對記者說,現在對黨員的精神教育不足夠,革命精神已不復當年,「(1960年代)饑荒時,我們快餓死了,吃觀音粉(白色粘土,極難消化)也不去偷不去搶,現在的人可以嗎?」他又說,現在的人加入中共,多半是為了做官、發財。
隨着中共建黨90周年和明年十八大的臨近,「紅船」除了遊客激增,作為政治標誌的地位也在悄然上升。已經20年館齡、裝修陳舊的南湖革命博物館,將被一座造型宏偉的新博物館取代。而甚少被提及的「紅船精神」,也開始頻頻出現在機關報刊中。
習近平﹕水能載舟也能覆舟
「紅船精神」的概念最早出自將曾任中共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2002年10月,習近平調任浙江省委書記後,專程到南湖瞻仰。他說,如果黨員能夠到南湖看一次展覽,聽一次黨課,學一次黨章,觀一次專題片,瞻仰一次紅船,重溫一次入黨誓辭,有助於「精神傳承、思想升華」。2005年,他更在《光明日報》上撰寫5000多字的長文《弘揚「紅船精神」 走在時代前列》,首次把「紅船精神」提升到「中國革命精神之源」的高度,將其歸納為「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和「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並寫道:「黨和人民的關係就好比舟和水的關係,水能載舟,也能覆舟。」此後,習近平又多次發言,都反覆提到「用權謹慎、對民敬畏」,「權為民所賦、權為民所用」等新穎口號。
明報記者 麥俊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