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吸引「五四」運動的青年領袖把目光投向西方的共產主義,並在《新青年》等進步刊物經常討論共產主義。這批最早研究共產主義的中國青年,當時幾乎受到共產國際的左右。在決定成立中共前,需要共產國際前來研究和審批。「一大」的黨綱,也只有俄文和英文版本。
不足60人秘密小組織
成立時,中共只是一個全部黨員不足60人的秘密小組織,幾乎全由知識分子組成。在「一大」的代表中,張國燾等人作為學生領袖在五四運動中已小有名氣,李達也算出版界名人。由於上海的開會地點被搜查,中共「一大」被迫移到嘉興南湖的一條遊船上,繼續最後一天議程。這條現被稱為「紅船」的遊船,內刻有漆金東洋木雕,鑲有西洋鏡,半日租金就高達8塊大洋,相當於2年後魯迅在北京3間瓦房的月租,在當時算是豪華遊船。
但是,由於當時「一大」的召開未獲足夠重視,即使中共的成立發起人「南陳北李」(李大釗和陳獨秀)都缺席會議。史料顯示,北京共產主義小組並未通知時任北大教授的李大釗,而身在廣州的陳獨秀,也只派其學生包惠僧代表出席。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