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隨着中國加強控制通脹,不少聲音指出中國面臨經濟硬着陸的風險上升,雖然有學者表示中國通脹已受控,但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仍強調,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是控制通脹。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吳曉靈亦指出,中央可以繼續集中精力控制通脹,中國不會出現硬着陸及滯脹。不過,對於是否應以加息來抑壓通脹,學者意見仍眾說紛紜。
第2屆全球智庫峰會一連兩日在北京舉利,李克強前天在開幕禮上表示,通脹在全球出現一定的蔓延,給經濟增長帶來陰影。他重申,保持物價穩定是調控的首要任務。國務院前副總理曾培炎在會上亦表示,全球經濟仍存在不確定及不穩定的因素。
吳曉靈:穩步調整 不會硬着陸
曾任人行副行長的吳曉靈昨日認為,中國經濟不會出現硬着陸。她指出,經濟硬着陸是指經濟突然下滑,目前無論從國際或國內情况來看都不至於此,應將調整經濟結構和治理通脹穩步進行下去,才能實現良性循環。
吳曉靈續稱,中國GDP已經保持10%左右的增速30年,即使按照「十二五」規劃中的目標平穩發展下去也已經很不錯,不要把經濟速度下滑看得過於嚴重。
她又不認為中國經濟會出現滯脹。她指滯脹是通脹率遠遠高於經濟增長率。這應是在通脹很高,而經濟低迷至增長率2%至3%的時候才會發生,而並非現時中國的情况。
對於內地通脹是否已見頂,人行前顧問樊剛認為,隨着物價趨穩定,下半年通脹會低於6%,他又稱,現時通脹相比2008年,屬於溫和。前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則對新華社表示,預計6月通脹會較5月份高,但隨着物價將於第3季回穩,第4季通脹會有顯著回落。
中投劉遵義倡加定存息
至於治理中國的通脹的方法,中投國際董事長劉遵義表示,要針對兩個最主要通脹源頭,即穩定農產品與房地產市場長期的供應和需求,若不能平衡兩者,價格是不可能控制的。
他續稱,目前中國的實際銀行存款利率為負利率,如果趨勢繼續,會令商業銀行的存款流出,解决辦法是提高長期固定存款利率,令實際存款利率朝正向發展。
不過,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Ronald I. Mckinnon則唱反調,表示美元貶值令利用美元來做套利的人大幅獲利。由於熱錢流入,人行很難通過提高利率來降低通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