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胡錦濤貴州初試科學發展長青網文章

2011年06月2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6月28日 21:59
2011年06月28日 21:59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在貴州東北部的遵義是貴州省第3大城市,背倚婁山、面朝烏江,北扼川渝、南控雲桂,是兵家必爭之地,又因1935年中共紅軍長征路上的「遵義會議」聞名,在這裏凡提「會址」,必定是「遵義會議會址」。遵義市自稱「轉折之都、會議之城」,因為在這裏,毛澤東從成功掌握中共領導實權,標誌着中共走上獨立的道路,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開端。而今天剛好3周年的「甕安事件」,則被視為中共面對群體事件的新挑戰。

紀念館展「趙紫陽同志」舊照

「遵義會議紀念館」位於遵義老城,其牌匾是革命紀念地中唯一由毛澤東親筆題寫,遊客可走過旁邊新修建的「紅軍街」,並可順道參觀紅軍警備部舊址、中央蘇維埃舊址、紅軍紀念碑等。因遊客日漸增多,國營的「遵義紅色旅遊集團」亦趁勢建起一座「大轉折賓館」,就連旁邊的貴州小吃「豆花麵」小店,也要標榜「1958年鄧小平來遵義時特意品嘗過」。在紀念館中,展出有多名中共領導人到訪遵義的照片,但胡錦濤1996年來訪的照片掛在最當眼處,比真人還要大。不過,最引人注目的還是1989年「六四」後遭罷黜的前中共總書記趙紫陽1984年來訪的照片,圖片說明中稱他為「趙紫陽同志」。

「在這張中央紅軍的領導人列表上,大家可以看到是沒有毛澤東的」,講解員特意指出這一點,「當時他擔任的職務是中央蘇維埃政府主席,大家叫他『毛主席』就是從那時開始的,但這是一個虛職。」

遵義會議後毛澤東掌握軍權

當時中央紅軍由「3人團」領導,包括中共總書記秦邦憲(又名博古)、紅軍總政委周恩來以及共產國際軍事顧問李德(Otto Braun)。但遵義會議後,博古和李德被邊緣化,毛澤東被選為政治局常委,實際掌握軍事領導權。當時有份與會的鄧小平在1981年說,「儘管名義上他(毛澤東)沒有當什麽總書記或軍委主席,他實際上對軍隊的指揮以及重大問題上的決策,都為其他領導人所承認。」周恩來雖被留任原職,但從此謹慎,站在毛澤東一邊。在中共文獻中,遵義會議被形容為「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一次轉折,脫離共產國際的影響而自主領導革命。

胡錦濤任貴州省委書記3年

胡錦濤在1985至1988年擔任貴州省委書記,但當地自然環境惡劣,73%面積屬喀斯特溶岩山區,農作物難以生長,農民毀林開荒,陷入惡性循環,北部的畢節地區尤其嚴重。胡錦濤任內設立「畢節開發扶貧生態建設試驗區」,力促人與環境和諧共處,畢節又被稱為「科學發展觀最早的試驗田」。

不過事隔多年,貴州再受舉國矚目卻是在2008年京奧前夕的「甕安事件」。有當地人認為這是另一個「轉折點」,全國各地的群體性事件此後如「蝴蝶效應」一般連環發生。「甕安事件」首開官員因重大騷亂被問責的先例,現時仍在各級幹部培訓中被當作經典案例。

明報記者 貴州報道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