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瑞典幼園性別平等 禁稱學生他或她長青網文章

2011年06月2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6月28日 05:59
2011年06月28日 05:59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瑞典一所幼兒園為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一律不用「他」或「她」去稱呼學生或第三者;教師稱呼所有學生時,一律稱作「朋友」,不用「男孩」或「女孩」,以免他們落入性別偏見框框。但有家長和教育家質疑,這套教育理論會否太激進、過分強調政治正確而變得矯枉過正。

不講灰姑娘 教同性戀變性人

斯德哥爾摩去年創立的公立幼兒園埃加利阿(Egalia,意思是平等),全院33名1至6歲幼童,現在再沒有「男孩」(boy)或「女孩」(girl)之分,只有「朋友」(friend)。教師們不僅會避用性別字眼,還會細心安排玩具佈置、顏色和書籍選擇等細節,務求打破傳統社會觀念定型。

舉例說,校方刻意將砌積木區設於廚房旁,使孩子心理上沒有特別區分煮食屬女、建築屬男的定型。幼童無分男女,會一起玩煮飯仔,教師不會講述《灰姑娘》、《白雪公主》之類的故事,但會告訴孩子,這世界既有男、女同性戀者,還有雙性戀及變性人;有父母以外,還有同性伴侶與領養子女的關係。

「提供成為自己所想模樣的機會」

教師還採用了在瑞典同性戀圈子內慣用的中性新詞(hen),代替瑞典語中的「他」(han) or 或「她」(hon)。一名教師舉例說,有醫生來學校,若用中性的hen,孩子就會想像醫生既能是男也能是女,「這可拓寬孩子的視野」。31歲教師約翰松亦說﹕「社會期望女孩嬌嗲溫柔漂亮,男孩則要剛強粗獷外向。本校則給他們提供成為自己所想模樣的絕佳機會。」

埃加利阿幼兒園的成立,是瑞典當局力爭由孩提時代開始推擴性別平等的其中一項最激進社會工程計劃,但這套教育理念亦惹來爭議,一些家長擔心「走過了頭」,擔心過度強調「剷平」性別角色定型,會令兒童感到混淆,也無法應付幼兒園外的現實世界;有人則批評是「思想控制」,有種族主義者甚至不滿校方選用黑人公仔,發出恐嚇。

家長學者質疑孩子難立足社會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貝爾斯基(Jay Belsky)也質疑埃加利阿這套激進的教育主張是否妥當。「男孩子喜歡做的,諸如跑來跑去、拿起樹枝當劍,日後可能變得不被認可。性別中性的最壞結果,是去掉男子氣概。」一名瑞典博客則道﹕「不同的性別角色定型, 只要它們都獲平等的尊重,就不會構成問題。」

不過校方稱學額仍供不應求,迄今只有一對夫婦要孩子退學。校長說,孩童會認識到,兩性生理上雖有分別,但不代表彼此存在興趣和能力的差別。「這關乎民主,關乎平等人權」。

每日郵報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