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歐債消息滿天飛,投資者均等待歐洲峰會有明確決定才入市,港股即市升完又回、低位又升過,成交金額僅574億元,當中逾40%為衍生工具,可見股票現貨買賣兩閒。宣布供股的新世界發展(0017)和新世界中國(0917)依然旺場,有投機價值。
新世界系在股價極低殘時連環供股,新世界宣布以每股5.68元,2供1比例供股,集資額最多121億元,大股東將包銷9000萬股,餘額由匯豐及渣打包銷。新世界中國同樣是2供1,供股價則為1.49元集資43億元,由新世界全數包銷。
從股東利益出發,供股絕非好事。現時新世界及新中的市帳率均與金融海嘯時相若,還要折讓價供股,估值吸引力大減。舉例說,新世界現時市帳率約0.3倍,可理解為帳面值10元、市值3元,供股後,理論上變為11.5元和4.5元,市帳率升至0.39倍,不再那麼低殘,股息率亦被拉低,以一家沒有明確發展方向的綜合企業來說,並不特別吸引。
供股廉價增持 要具耐性
新世界賣點是折讓大,吸引不少貪廉宜的投資者,但現在反過來向小股東伸手,相信大部分散戶會放棄供股。從炒作角度出發,由意馬(0585)掀起的炒供股權熱潮,在新世界出現的機會很微,始終是藍籌而非仙股毫子股,涉及資金額大,出現貨源歸邊而大炒的可能性低。但集團明年開始有多個樓盤開售,質素普遍上佳,目標套現200億元並非空談,再加上新世界中心重建後極具價值,未來3年資產周轉率和規模會更上一層樓,以供股來廉價增持,有利大股東,但小股東有樣學樣,便要有點耐性。
新中私有化難度不大
筆者覺得今次重點反而在新中身上。若投資者對新世界供股亦有保留,則新中的供股反應定必更為冷淡,加上市場對內房股避之則吉,新世界甚至有機會全數包銷。現時新世界持有新中40.6億股或大約70%股權,若全數包銷,股權最高可達85%,私有化難度不大,以流通量僅餘下17億股來說,成本亦有限,以每股3元和4元計算,涉資亦只51億元和68億元,對新世界來說綽綽有餘。上述純屬推測,小注一試無妨,但新中是一間半冬眠的公司,長期折讓巨大,外界對其所知極少,若沒有下文,還是套現或換馬為妙。
明報記者 張兆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