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15年免費教育有望上馬長青網文章

2011年10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0月22日 14:39
2011年10月22日 14:3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本港免費教育由12年增至15年有望落實,教育局長孫明揚昨一改口風,首次明確表示,若能解決幼稚園租金資助和收生機制問題,可由現時以學券資助學生部分學費,改為全面資助學生,變相為15年免費教育「開綠燈」。但孫並無說明何時會有決定,估計政府日後需為此額外支付6至10億元,相當於增加每年教育開支2%。

未有時間表 料開支年增10億

孫明揚昨出席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會議時,回答議員有關15年免費教育的提問時指出,經研究後認為學券制與15年免費教育所需資源相差無幾,但本港要全面推行免費教育,需先解決技術問題,包括租金資助及收生機制。

他舉例說,現時幼稚園要自行承擔租金,有學校使用屋邨、社區設施空間辦學,租金十分廉宜,學費也較少;但也有學校租用商場或商業樓宇單位,租金高昂而需收取較多學費。若學生資助成本一樣,但學校之間租金資助有極大差異,將引致不公平現象,故推行15年免費教育前必須先解決租金資助問題,確保不會以公帑資助私人業主。

現時全港有約770間非牟利幼稚園,根據最新一期《幼稚園概覽》,八成學校租金支出佔整體開支兩成或以下,即學校每收取10元學費,便用2元交租。當中有122間的租金比例低於1%,主要集中於九龍城、灣仔及元朗等地區,包括設於教會、公共屋邨或社區中心的幼稚園。

幼園租金開支比重差異大

不過,其餘20%幼稚園租金支出佔總開支兩成以上,2間學校租金佔整體開支一半,兩校家長繳交的學費,有逾半為學校交租,而非用在學生身上。

以東區聖道明中英文幼稚園為例,該校接受學券資助,67%學費用作交租,而教師薪酬支出只佔32%開支,餘下不足2%才能用作購買教學用品、培訓員工。

議員倡設監管機制

立法會議員張文光在會上建議,日後由教育局按平均學費、經營成本等計算單位資助額,按學生人數等向學校撥款,涉及金額6億至10億元,相當於今年教育開支410億元的2%。針對租金問題,他建議教育局可設立過渡期,容許學校收取家長堂費,彌補租金不足,並設監管機制確保學校善用堂費。長遠應設立外評機制確保教學質素,並按各區人口調整幼稚園數目,以及興建固定校舍。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