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對於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上提出的文化興國戰略,內地著名異見劇作家沙葉新認為,在現今政治體制下,「只可能摧毀文化」,而中共最關心的文化領域是最有可能「危害」其統治地位的新聞和網絡。
72歲的沙葉新是國家一級編劇,現居上海。他曾任上海人民藝術劇院院長。他寫的話劇《耶穌·孔子·披頭士列儂》獲加拿大「1988年舞台奇蹟與里程碑」稱號,其他劇作包括《假如我是真的》、《大幕已經拉開》、《江青與她的丈夫們》等。
「當局關心只是政權」
戲劇造詣聞名中外的沙葉新也以敢言出名,他有份簽署《零八憲章》,也頻頻對劉曉波、陳光誠等受打壓的異見人士公開表示支持。沙葉新今次來港參加《明報月刊》的「中國文化人的心路歷程」系列活動。
雖然聲音沙啞,但沙葉新常令聽者振聾發聵。對於剛結第十七屆六中全會,沙葉新認為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指出,「文化革命也是打着文化的旗幟破壞文化。在這種體系下,不可能繁榮文化,只能糟蹋文化」。他認為,當局最關心的,其實是新聞和網絡,「他們最關心的不是文化,是這個政權」。
沙葉新回憶道,在文革時期,自己也是毛澤東的崇拜者,「毛澤東在我心裏面,當時真的就像紅太陽」。但在文革後,沙發現毛澤東的政治神話徹底破滅,開始反思自己多年以來的角色,「我做過幫閒,做過幫兇,非常懊惱」。
告訴年輕人真相是什麽
1989年「六四」事件,令他進一步遠離體制的思想。從那時起,沙葉新下定決心,「絕對不能和這個政權同一種聲音,同一個步伐」。他說:「假如我在有生之年能為這個國家、這個民族、這個災難的土地上那些可愛的人民做一點事,就是我要說真話,告訴你們謊言是什麽,真相是什麽,特別是年輕人。假如我真正能做到這一點,我想臨死的時候,我就對得起自己,對得起這個民族。」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