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匯豐昨日公布10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出乎市場意料之外地回升至51.1的5個月高位,且結束了連續3個月低於50盛衰線水平的收縮處境,細項中的新增訂單及產出指數亦有不俗增長,重回50水平以上。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認為數據顯示內地製造業第4季開局良好。
工總:10月始見增長 買家乏信心
但香港工業總會副主席劉展灝指出數據有季節性因素,且延至10月份出口才有增長,正正反映歐美買家信心不足,不敢提前大量下單令出貨延後所致,要說行業回暖實在言之尚早。
較反映內地中小企情况的匯豐PMI,10月初值為51.1,比9月終值的49.9增長了1.2個百分點,達到今年6月以來高位,也是自7月後首度重回50以上水平。10月PMI顯著回升,主要源於新增訂單等指數的改善;其中,產出指數達到6個月新高的51.7,擺脫了持續在50水平徘徊的狀况;新訂單指數也增加了2.3個百分點至52.1,3個月來首次重返50以上;新出口訂單亦於連續5個月低於50水平後,再次增長至52.4。
此外,投入價格指數從9月的59.5大幅回落至54.3低位;產出價格則相應保持穩定在54.7,預示進入第4季度,成本通脹將進一步得到紓緩。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示,數據再次證明了中國經濟不存在硬着陸風險,而PMI出現反彈,應能化解近期關於出口增速顯著放緩帶來的行業衝擊,亦顯示內地經濟未進入衰退。但歐美經濟前景仍然不明朗,內地出口仍將保持在低位運行,但不會出現類似9月的大幅下滑。
發改委:未來兩月通脹5%以下
然而,香港工業總會副主席劉展灝不認為數據代表中小企有望走出寒冬,他解釋,10月份新訂單增加,與本月舉行廣交會及義烏國際小商品博覽會,令新訂單集中簽下有關。而出口比9月增加,劉展灝更直言不喜反悲:「以前聖誕旺季,歐美買家大量要貨,8月開始出口就應該增加,但今年延至10月才有增長,這其實證明了他們對後市的信心不足,看不到前景,才會不敢提前訂太多貨。」
另外,發改委副主任彭森日前在一個論壇上對年底物價情况表示樂觀。他說,8月份以來物價漲幅開始回落,可肯定年內價格運行拐點已經顯現,預計今年後兩個月CPI可以控制在5%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