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王德輝與龔如心的千億元華懋王國,是香港最大的私人企業,龔如心當年除了以個人名義持有安寧控股(0128)和丹楓控股(0271)的股份,其華懋王國一直以私人名義持有,帳目毋須向外公布,外界一直難以掌握龔的確實財產規模。據悉,龔如心逝世後,管理層開始研究把華懋上市的可能,方案中除了一次過把整個集團上市,亦有考慮把租務業務或旗下酒店,以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形式上市。有投行界人士分析,華懋上市的好處之一,是原有股東的股份可隨時出售套現,大大加強股份流動性。
龔如心去世前在港接受英國《金融時報》訪問時,亦透露過考慮把華懋上市。據本報了解,華懋的新管理層確有研究上市方案,亦聘請新高層希望加強企業管治,為將來一旦上市做準備。
聘新高層為上市鋪路
消息指出,以華懋目前財政狀况而言,其實並沒有融資需要。華懋目前的淨負債對資本比率低於一成,遠低於其他上市或私人地產公司(舉例,新鴻基地產與新世界發展分別約為兩成和三成),比率之低容許他們毋須透過上市融資,亦能取得數以百億元計的貸款,故目前華懋毋須急於上市。至於上市方案,除了整家企業上市,公司亦研究分拆旗下酒店或收租物業,以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上市。
專家﹕集團全上市較REIT吸引
有投資銀行界人士認為,不論使用哪一種形式上市,好處是各原有股東的股份可隨時出售套現,令股份流動性大大加強。不過,該投資銀行家指出,不少REIT上市資產其實屬於較次級收租或酒店物業,保留在集團內價值亦不大,倘若以REIT形式分拆上市,華懋集團現有股東可保留大部分優質資產,另行上市或作其他用途。加上REIT每年大部分租金收入均須撥作派息,可為華懋集團帶來穩定收入。
華懋集團在香港和內地擁有大量優質資產,倘若集團整體上市,上市後市值隨時可媲美多家大型發展商,粗略估值肯定在500億元以上,相信可吸引不少投資者認購。相反,REIT對本港投資者吸引力一般,認購反應未必理想。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