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特首曾蔭權在《施政報告》提出新居屋,然而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民調顯示,仍有30.2%受訪者不滿房屋政策,滿意的有29.6%。最令受訪者不滿的,是《施政報告》未處理好貧富差距和紓緩通脹問題,不滿率分別達47.5%和46.6%。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分析,《報告》未能處理扶貧等根本問題,居屋亦只能令部分人受惠,故市民對《報告》的印象較去年差別不大。
民主黨批評沒增公屋
立法會大會明日將討論對《施政報告》的致謝議案,民主黨李永達批評,《施政報告》無處理貧富懸殊和通脹問題,房屋方面亦沒增加公屋建屋量,首年復建居屋亦只得2500單位。民主黨將在致辭議案中,就上述不滿提出4項修訂動議,要求曾蔭權在措施上「加碼」。
不過,民建聯主席譚耀宗表明不支持任何修訂案,形容只是在《施政報告》「加條尾」。他表示,報告吸納民意,為市民所接受,該黨將對致謝議案投贊成票。
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在10月18日至20日,即《施政報告》公布約一星期後,以電話訪問830名市民。受訪者對《施政報告》的評分較往年上升0.3分,有52.7分,屬及格水平,是曾蔭權任內7份《施政報告》中第4高分。
學者﹕建居屋只令部分人受惠
不過,受訪者較不滿意曾蔭權處理貧富懸殊和通脹問題,不滿率分別達47.5%和46.6%,滿意率只有12.9%和13.5%。房屋政策方面,表示不滿的有30.2%,和滿意的29.6%相若。市民對老人福利政策方面較為滿意,滿意率為36.2%,較不滿的21.4%多。
馬嶽認為,曾蔭權雖然較去年提出更多政策,但評分只稍為上升,反映他未能滿足市民的根本期望,包括處理貧富懸殊和通脹問題。他又指出,復建居屋只能令部分人受惠,無能力上樓和業主未必會滿意曾蔭權的房屋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