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永光國際商品有限公司董事勞淑如表示,該公司主要從事金屬禮品的製造,包括:相架、名片盒、首飾盒、餐具、桌上用品、鎖匙扣、剪刀等。
這行業的特點是,必須不斷推出新款式,令客戶覺得有新鮮感。也因此,生意模式屬於款多量少,每款產品的每張訂單可能只是1000件至3000件。但隨着時間,便會累積了很多模具、產品配件、包裝配件(如禮盒、氣泡袋等),形成一大批低流量的庫存,積壓資金。
為了準確顯示這些低流量的庫存,也為了長遠着想,她們用了幾近6個月,設計出一套統一的編碼序號方法(包括產品、模具、配件等)。這樣做的好處,不單是各模具和配件的庫存數目一目了然。而且,也有助不同產品之間共用模具和配件,以達到節省成本、減少庫存的目的。
因為一件產品往往牽涉到5、6件模具,若每開發一件新產品,都訂做5、6件全新的模具,成本會很高。有些模具其實是可以在不同產品之間共用。例如,同是12吋的金屬相架,它們最外圍的模具(稱為模杯)便可以共用,只需更換一些模心(內圍的模具)而已。
又好像12吋的相架和10吋的相架,兩者的大小雖然不同,但那隻腳或者一些開關位置,卻可以是完全相同的(即共用配件)。當然,先決條件是要有一套統一的編碼序號和準確的資訊系統(如ERP系統)。
包裝袋庫存也可活化
除了模具、產品配件、原材料等可以共用之外,其實包裝配件(如禮盒、氣泡袋等)也可以在不同的產品之間共用。
由於每一款包裝配件都會有它的最低採購量(該公司需採購回來),所以難免會出現庫存。但銷售員與顧客洽商產品的訂單時,可以在不影響產品的外觀和保護性的情形下,提議使用一些現有以及尺碼相容的包裝配件,而毋須特別採購。
舉例說,客戶訂購的產品最貼身是使用13cm×8cm的氣泡袋。但公司已用光這一款氣泡袋,卻有很多15cmx10cm的氣泡袋存貨。銷售員便可以向客戶建議使用後者,以活化其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