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受全球經濟不景影響,環球航空業近年經營環境惡劣,航空公司處處強調節流,各地業界工會則愈益活躍、批評公司剝削,罷工潮此起彼落。飽受工潮困擾的澳航,試圖以加價彌補損失,但卻進一步令客量下跌,造成惡性循環,恐蠶食公司的核心盈利來源。
港龍客運升 貨運拖累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指出,航空業正面臨「不尋常的不確定性」,總體經濟趨淡是拖累航空業展望的最主要原因。IATA指出,根據歷史經驗,全球GDP年增長率一旦低於2%,航空業就難逃虧損,可幸的是,多數機構預計今年全球GDP增長大致仍可維持在2%以上。IATA估計,今年全球航空業淨利潤總和為69億美元(約538億港元),絕大多數盈利來自於穩健成長的亞洲區航空公司,歐美航空業今年則只能收支平衡。
IATA日前公布的10月份航空業信心調查顯示,業界明顯對未來12個月內的獲利能力感到憂慮,其中貨運疲弱仍是拖累航空業景氣的最大元兇,足以毁掉客運業務的穩健增長。香港港龍航空行政總裁楊偉添日前就表示,今年首8個月該公司的客運量,按年有高單位數升幅,但貨運方面受經濟不景拖累,一直下跌,料全年表現並不理想。
在大環境不理想下,航空業工潮抗爭此起彼伏。以澳航為例,連月的罷工已令公司損失約5.7億港元,公司本月已停飛了500班航班。由於航班緊張,最近澳航來往墨爾本和悉尼的航班大多爆滿,澳航也調高票價,網頁上原本售價241澳元的機票,漲價至395澳元,漲幅達六成半,結果進一步令客量流失,造成惡性循環。
明報記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