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第110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即「廣交會」)將於本周五(4日)閉幕,雖然有總理溫家寶現身開幕式「撐場」,但隨後數天,參展商仍要面對客流下降、訂單減少的現實。在本屆廣交會上,歐美客戶明顯「節儉」很多,坐經濟艙、搭地鐵、住中等酒店,成交亦相當謹慎,有廠商轉向討好來自新興市場的「爽手」客戶。
在連接廣交會展館琶洲站的地鐵二號線上,兩名英國採購商拿着地鐵路線圖,看看到哪裏才能轉線,身邊並無翻譯或助理陪同。中新社引述意大利採購商Stefy說,此次來廣州住的是中等級別的酒店,還刻意挑選一家更靠近會展現場的酒店為省車費,吃飯也多數選擇在性價比更高的餐廳,連往返意大利的飛機票買的都是經濟艙,這是他參加廣交會多年來從未有過的,而與他一樣節儉的歐洲同行並不在少數。
Stefy表示,歐債危機影響到了意大利普通民眾的消費欲望,他也不得不削減採購數量。在廣交會上,他費盡苦心「淘」自己想要的家具和陶瓷品,要找「大件夾抵買」,着重外形較大、質量不錯,但實際價格不高的產品。
議價6美元 「歐債過去會給更多」
在家具展館的浙江匯孚集團公司展區,法國的採購商Camaret與該公司經理黎里就一張木頭椅子的價格協商許久,原本每張叫價19美元的椅子,Camaret堅持只出13美元,雙方最終未能成交。Camaret說,這款椅子質量不錯,相信在歐洲市場會受到歡迎,但目前他確實給不出19美元,為了讓黎里讓步,他還承諾雙方成為長期合作伙伴,如果市場反應好、歐債危機過去,他還可以出更高的價錢。
「我們也很想做成這單生意,但13美元的價格太低,我們接受就等於虧本。」匯孚集團經理黎里也很無奈,歐盟是他們公司很倚重的出口市場,但本屆廣交會上的歐盟客商明顯少了,在產品價格又極為敏感。另一間福建省佳美集團的負責人蘇逸勝說,一些歐洲客商甚至提出,要先將產品樣品帶回其國內推銷,看推銷效果才能決定是否下單,「這種情况在以往的廣交會上是很少見的。」
新興市場落訂單最爽手
也有廠商及時「轉向」,製造歐式宮廷家具的青島國橋公司負責人曾麗敏說,「這屆廣交會的形勢雖然不好,但我們的訂單還是增加了,靠的就是新興市場。雖然他們的訂單比較少,但勝在數量多,5家小訂單,加起來總抵過一個大訂單。」曾麗敏說,該公司的歐美客戶已經從往年的80%減少到30%,俄羅斯、南美的新興市場國家佔30%,日本及東南亞國家佔40%。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