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可建丁屋的鄉村土地有限,有鄉事背景的測量師陳東岳認為,若不能擴展,唯一較可行的便是增加現有鄉村土地密度,或考慮丁屋重建,並增加密度,「基本法賦予我們權利建丁屋,政府當然要想可行辦法,不可說我們霸佔」。
「可增密度一地多丁權」
發展局指出,過去5年每年平均約有1800宗新增丁屋申請,但每年處理個案只佔約六成,累積個案過去5年來仍維持逾6000宗。陳東岳表示,目前葵青和荃灣等地,已沒有足夠「丁地」,大部分仍可興建丁屋土地位處北區,他認為可容許丁權土地轉移,即讓荃灣村民到北區建屋,亦是辦法之一。他又說,增加土地建屋密度,容許興建9層,甚至12層,在一片土地集中處理多個丁權,不失為一個方法。
居於元朗的村民羅先生指出,北區一帶經常有發展商或「新界佬」嘗試收地,擔心日後丁屋在北區發展時,會影響部分非原居民,村民已互相提醒,避免被發展商提出「收購價」引誘。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