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申請破產保護的美國明富環球涉嫌挪用客戶資金風波升級。美國傳媒引述明富環球高層消息稱,公司確有挪用客戶資金,美國聯調局準備介入調查,以釐清明富環球有否違反證券商規定。本港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表示,香港高等法院已委任公司3名職員,作為明富環球香港臨時清盤人。
對於市場消息流傳,有明富環球香港的客戶無法取回存放於該公司的資本,畢馬威昨對此不予置評。本港證監會周二對明富環球香港發出限制通知,指令該公司依照客戶的指示,有秩序地將香港衍生產品及交收系統內的現有期貨及期權合約平倉或轉倉。
孖展戶難取回資本
香港署理財政司長陳家強昨表示,申請清盤的明富環球,經營對象主要是機構投資者,大多涉及期指市場的期貨交易,所以在港業務規模不大,目前平倉和轉倉都有秩序進行,仍可履行其結算責任,香港市場亦運作良好。他重申,香港監管機構已提高警覺,加強了監管力度及市場上防範風險的意識。
有熟悉清盤程序人士指出,一間公司一旦被委任臨時清盤人,即該公司很大機會已是資不抵債。在此情形下,客戶能否取回資本,首先要釐清戶口中的持倉是屬於客戶本人抑或該經紀行。若戶口沒有做孖展或非孖展戶口,則有可能取回資本,反之,在孖展戶口中的資產實際上是屬於經紀行,客戶較難取回資本。
美媒稱高層認挪客資金
根據美國明富環球的破產保護申請,它有2.5萬至5萬名債權人,涉及約400億美元債務。美聯社引述聯邦官員稱,明富環球一匿名管理層人員周一已承認,在明富環球財務出問題後,公司確有利用客戶的資金,違反了證券公司將客戶資金和公司資金分開處理的規定。明富環球向當局表示,有約7億美元資金不翼而飛,一名消息人士形容,明富的數簿「就像洋蔥」,「每剝開一頁就流一次眼淚」。《紐約時報》稱,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決定向明富環球發出傳票,要求解釋,並下令公司要保留所有可能與調查有關的文件。《華爾街日報》指出,聯調局(FBI)計劃調查客戶資金是否失蹤,顯示事件層面升級。負責衍生產品交易的CME期貨交易所稱,明富環球可能拿客戶的錢當作自己的資金去操作,以彌補公司在歐債上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