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短線不妨留意龍源電力(0916),該股日前宣布以現金15.07億元(人民幣.下同)向母公司收購資產,包括購入4項風電權益及5項生物質發電權益,不過,自宣布後,股價並未有作出較正面的反應。此次收購,筆者認為屬正面,起碼收購風電業務方面,可擴大現有業務基礎,兼可與母公司國電集團在有關業務上減低潛在競爭。其次,拓展生物質發電可視為新業務機遇。該股近日已由近7港元關調整至6港元以下,不失為低吸良機,中短線博其重上250天線約7.1港元水平,跌穿近期低位5.73港元則止蝕。
新收購風電場位於山西、內蒙古及新疆,裝機容量合共346.5兆瓦,生物質發電廠分別為位於山東及黑龍江,裝機容量則為144兆瓦,代價按貼現現金流法估值計,偏向於市場價,其中部分風電公司於年內成立,並無業績紀錄,較為明顯的是其中一家風電場獲利3065萬元,大部分生物質發電仍在虧損中,及是次生物質發電的收購作價只動用約7523.32萬元,可見收購主要集中於風電。
上望7.1元 5.73元止蝕
以風電為主的龍源,是次收購可使業務擴大,特別是生物質發電,更是新業務機遇。另外,龍源也認為,通過此次收購,國電集團與該公司於風電業務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發電業務方面的競爭及潛在競爭將會減少。
另外,公司早前公布,今年9月底止9個月,盈利為16.13億元,增長21%,上半年則增66.5%,反映第三季表現平平。期內收入113.61億元,按年增長12.1%。其中,風電分部收入(不含特許權服務收入)42.83億元,按年增長40.2%;火電分部收入65.25億元,增長13.4%。因季報未有充分資料披露,但估計與特許權建設收入減少有關,風電受風速影響,通常春季及冬季風速較適合風力發電,即第三季風力發電較低,可能是季節性影響,應以全年表現為準。
總括而言,即使風電市場近年已不及初期般被市場看好,但龍源一直在增長中,而且其股價已由去年1月高位11港元,跌至今年8月的5港元,開始見吸引,現價5.97港元,相當於今年預測市盈率為13.9倍,頗為合理,因此現水平買入應該幾安心。
明報記者 陳承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