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過去3年施政報告均提出活化工廈,令工廈單位租金急升,有進駐的藝術家3年前快人一步,以78萬購入工廈單位抵禦加租潮。不過,附近單位長期被人收購和炒賣,其單位市值也升至逾200萬,他坦言「舖位價愈升愈不開心」,憂慮工廈將被強拍重建,就算當了業主也難敵收購。
78萬買入 現升至逾200萬
發展局推動活化工廈政策,主張工廈整幢改裝或重建,不鼓勵分層裝修迎合不同用途。自去年4月實施以來,城規會已處理21宗把工廈整幢改裝的規劃申請,其中14宗獲批,主要發展成酒店;今年更出現首宗工廈強拍申請,有大業主集齊工廈八成業權,要求餘下兩成業權的小業主拍賣物業,配合重建。
工廈藝術家關注組召集人周俊輝多年前進駐火炭,租用1200呎的單位,只需數千元。他後來為防加租,並預算利用單位長期作工作室,便索性買下「舖位」,成交價僅78萬。
「舖位價愈升愈不開心」
由於市場現鼓吹收購工廈重建,他的單位在3年間升值至200多萬,「一路看價錢在升,自己反而有點怕,即使在別的區找單位也很昂貴」。他坦言,當年的火炭藝術村,現在不少人已搬出,「我隔籬的單位,長期被人炒賣,其實心情不是很開心,藝術家因為租金而被拆散,很可惜」。
另一租用觀塘工廈的獨立音樂人黃津珏坦言,現在8層高的工廈裏租用「劏房」,與8組人分租4000呎單位,每月夾租約2000元。他指出,所在工廈的大業主已收購4層,只欠3層就能夠申請強拍,他憂慮大業主有權強行重建或改裝,令他們被逼遷。
黃津珏坦言,政府將商業發展蓋過藝術發展,支持強拍物業更令人擔心,「收夠八成業權他們就可以買起全幢,二人不禁稱﹕「萬一被逼遷,唯有搬到火炭,不過火炭現時也經歷轉營,香港可能快沒藝術家容身之所。」
明報記者 鄭穎瑩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