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審計署揭出醫療輔助隊行政管理多重問題,其中批評醫療輔助隊將救護車當貨車用不符成本效益,5輛市鎮救護車,多達35%行車里數用來運送急救物資到值勤場地;而應急倉庫物資20年無檢討過,有插喉用具過期2年,診斷工具更破損生鏽,制服存貨則多到夠用27年;奧運馬術期間購入先進設備,現在無用卻要年付4萬元維修。
制服存貨夠用27年
醫療輔助隊作為隸屬政府的救急志願醫療服務隊伍,每年開支高達6500萬元,掌管輔助隊的總參事陳耀榮亦為公務員,目前旗下隊員逾4500人。最新一期審計報告就醫療輔助隊的救護車、倉庫、隊員訓練及場地運用和服務提供各方面,揭出醫療輔助隊行政管理多重問題(見表)。
其中救護車運用和醫療物資管理粗疏,20個行動倉庫中,至少有5個未有按規定備有急救裝備,以致要用救護車將物資由總部運送到相關值勤地點。審計署檢視過輔助隊5輛市鎮救護車,發現僅53%的行車里數是提供救護服務,但多達35%是用來運送急救物資。
奧運新設備閒置 年花4萬元維修
制服倉庫內有三成物品存量過剩,恤衫和褲足夠應付未來10至27年耗用。至於輔助隊耗用約200萬元為奧運馬術賽添置的血液分析儀及心電圖等先進設備,一直無用卻每年付費維修。審計署認為,輔助隊若確定有關設備超出部門所需,應按規例將之處理。
醫療輔助隊表示,會成立工作小組跟進建議,又會研發一套管理系統,監察隊員的出席率,提升管理效益。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