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熱錢流出 人幣升值勢放慢長青網文章

2011年11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1月22日 21:59
2011年11月22日 21: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歐債危機下美元避險需求增加,以及人民幣升值預期減弱之下,內地10月份外匯佔款罕有地負增長,單月下降248.9億元(人民幣.下同),為自2007年12月以來首次,內地券商中金更發出報告,指10月有1800億元熱錢流出內地。不過,經濟學家普遍認為,外匯佔款負增長的現象僅屬暫時性,調控步伐不會改變,但人民幣升值步伐拖慢則勢所難免。

人民銀行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外匯佔款餘額為25.48萬億元,當月外匯佔款下降了248.92億元,而9月份外匯佔款仍增加2473億元。外匯佔款反映流入內地銀行體系的外匯,人民銀行因應貿易盈餘及外商直接投資(FDI)等買入外匯而沽出人民幣,令人民幣基礎貨幣增加。10月份外匯佔款呈現負增長,意味外匯淨流入內地之勢逆轉,有外匯淨流出。

中金:上月料流出1800億熱錢

按照10月份中國貿易順差170.3億美元,以及FDI有83.34億美元計算,兩者總和折算為1600億元人民幣,而上月底外匯佔款下降248.92億元,意味由貿易及FDI以外的活動導致資金流出的規模約1800億元人民幣。路透社亦引述中金公司報告指出,估計10月份熱錢流出的規模約為1800億元人民幣。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指出,10月份歐債危機惡化,令部分避險資金加快流出內地,再者,上月市場上對人民幣升值預期進一步減弱,也是資金流出海外的原因之一。

離岸差價擴 惹套利活動

事實上,上月初人民幣在岸及離岸匯率差價曾擴闊逾1000點子(1元等如10000點子),觸發一輪套利活動。澳新銀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劉利剛表示,企業於在岸市場沽出人民幣購入美元,然後再到離岸市場將美元沽出,以較低匯價買入人民幣,這種無風險套利交易亦是資本流出的原因。

儘管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表示,將增強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的彈性,不過,劉利剛預期,人民幣升值的大趨勢仍在,預計明年人民幣將升值3%至4%。

另一方面,北京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主任曹鳳岐則向內地媒體表示,外匯佔款負增長主要是受到外匯儲備增長下降的影響,但並不影響到貨幣政策的穩健取向。據人行數據,第3季外匯儲備資產增加921億美元,增速較第2季1400億美元放緩,其中9月較8月外匯儲備減少了608億美元。

外管局:繼續嚴打熱錢

瑞信董事總經理范卓雲認為,外匯佔款反映短期資金流向,除非出現大規模波動,否則當局在決定進一步放鬆銀根與否時,關注點仍主要落在內地經濟問題之上。

國家外管局昨日再次表態稱,對於打擊熱錢,中國一直未有放鬆,將繼續嚴打摯跨境資金違規流動,特別是對「熱錢」流入保持高壓態勢。

明報記者 劉欣欣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